化工资讯
当前位置:元素商城  >  化工资讯网  >   生物医药资讯   >  高效液相分析方法的相关介绍
高效液相分析方法的相关介绍
2015-01-07 09:30:37来源:元素商城

元素百科资讯频道:本文浅谈高效液相分析方法开发的一般步骤。在医药化学行业,高效液相分析是控制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其开发与验证对其它行业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液相分析方法的开发主要包括色谱柱的选择、流动相的选择、检测波长的选择和梯度的优化几个方面。目前高效液相多做反相使用,所以本文主要以反相为例进行讲解。  

1、色谱柱的选择 

色谱检测要求检测使用的色谱柱有较高的理论塔板数,能提供更好的分离度,从而对可能存在的杂质有更大的分离的可能性,所以5um填料的色谱柱长要250mm,3.5um填料的柱长要150mm,基本上都是各个粒径柱长最长的。一般选用直径为4.6mm 或3.0mm的柱子,太细了可能会增大柱外效应。填料的孔径对于小分子合成药物不需要考虑,普通的分析柱都在100A左右,能满足分析检测的需要。 

对于API分析方法开发,一般要求必须做色谱柱的筛选实验,最少使用三种不同类型的色谱柱,常见有三种:普通的C18或相应的C8色谱柱;封端处理的或者极性嵌入型色谱柱;填料用其它官能团修饰过的色谱柱,如苯基柱等。

2、流动相的选择 

 常用做反相流动相的溶剂是甲醇和乙腈,甲醇有其性价比的优势,但是甲醇活性高,可能与某些样品发生反应,而且甲醇在低波长下有紫外吸收,会降低分析方法的灵敏度;乙腈虽然价格很高,毒性比甲醇大,但是洗脱能力比甲醇强,很少与样品发生反应,用作流动相系统压力要比甲醇低很多,且截止波长比甲醇低20nm,增加了检测出在低波长下才有吸收的杂质的可能性,所以我们一般倾向于多用乙腈,少用甲醇。但是有时候样品峰形不好或者分离不好,更换溶剂试试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毕竟不同的溶剂提供不同的选择性。 

对流动相的优化主要在水相上下功夫,水里可以加酸、加碱、加盐,从而改善峰形、提高分离度。流动相里加碱的情况比较少,主要还是加酸,常用的酸有磷酸、三氟乙酸、甲酸、乙酸、高氯酸、甲基磺酸等,其中最常用的是磷酸和三氟乙酸。 在单独用酸不行的时候就要考虑使用缓冲盐,常用的缓冲盐是磷酸盐,主要是钾盐和钠盐,再有就是醋酸盐,缓冲盐效果不好时可以考虑使用离子对试剂,常用的离子对试剂主要是各种烷基磺酸钠和四丁基铵盐。

3、梯度的优化 

梯度优化主要是通过调节流动相的起始比例和梯度的斜率来调整样品的保留时间,优化样品的分离度。

你可能感兴趣的栏目:化学试剂网 ,化学元素表化学元素周期表口决化学元素周期表读音化学元素周期律化工词典

您可能感兴趣的中国化工网栏目: 化学试剂化学元素化学元素周期表CAS查询
元素商城微信公众号
「一个有逼格的公众号」
相关标签: 新工艺  
相关专题: 医药
相关阅读:
●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测定方法
化学词典为您介绍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和测定方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测量对象是呈原子状态的金属元素和部分非金属元素,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一种分析方法,实验证明这种方法具有良好的效果。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 原子吸收一般遵循分光光度法的吸收定律,通常借比较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的吸光度,求得供试品中待测元素的含量。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是由待测元素灯发出的特征谱线通过供试......
●  能否用共混法制备纳米复合材料?
化学词典为您介绍能否用共混法制备纳米复合材料。可以用共混法制备纳米复合材料,共混法是先制得纳米粒子, 然后再与有机高分子材料混合, 具体应用方法又分为以下3种。 溶液共混法 溶液共混法是指在聚合物溶液中加入纳米粒子, 充分搅拌均匀, 除去溶剂后得到纳米复合材料。该方法的缺点是易团聚。 乳液共混法 乳液共混法除以乳液替代溶液外, 其余过程均同溶液共混法, 适用于难溶的聚合物。由于......
●  《自然》:二氧化碳和农作物残留物可转化为塑料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创制一种方法,可以把二氧化碳以及农作物残留物等植物材料转化为塑料。斯坦福大学化学系助理教授马修·卡南说,这一项目“旨在以二氧化碳取代石油化工产品,作为制造塑料的原料。如果弃用(石油等)不可再生能源,塑料工业可以大大减少‘碳足迹’”。 塑料制品原料来源据专家介绍,现有众多塑料制品,包括纺织品、电子产品、饮料容器和个人护理用品的包装,均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

您确定要从购物车中移除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