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因子是人血清标本中常见的非特异性干扰物质,影响着抗体检测的结果。在新冠病毒抗体检测中,类风湿因子的存在,可能导致其检测结果的假阳性。那么如何避免这一干扰物质对于抗体检测结果的影响呢?
类风湿因子(theumatoid factor,RF)是一种抗人或动物IgG分子Fc片段抗原决定簇的抗体,是以变性IgG为靶抗原的自身抗体,类风湿因子存在于类风湿患者、其他疾病以及正常人血清中,属于抗体检测的内源性干扰物质。
类风湿因子类风湿因子多为与抗IgC的Fc段结合的IgM抗体,也有IgG、IgA型、IgD类和IgE类。它们具有与变性IgG产生非特异结合的特点,主要和免疫复合物结合,并促进免疫复合物在血液中的清除,以及在组织中的沉积。因此在免疫测定中,类风湿因子可与固相上包被的特异抗体IgG以及随后加入的标记的特异抗体IgG结合,从而出现假阳性结果。
为避免类风湿因子的干扰,可采取以下措施:
1、稀释标本。
在测定前对标本进行稀释,特异的IgM因高滴度仍可检出,而非特异的类风湿因子则会因为稀释变成很低的滴度,从而不影响测定。
2、用F(ab’)2替代完整的IgG。
类风湿因子结合的是IgG的Fc片段,如果将标记抗体的Fc片段酶切去除,仅留下具有特异结合功能的F(ab’)2部分用于标记,则在测定中即可避免类风湿因子的干扰。
3、标本中类风湿因子用变性IgG预先封闭。
标本用联有热变性(63°C,10min)IgG的固相吸附剂处理,或者将经热变性(63℃,10 min)的动物如兔、羊等的IgG加入到标本稀释液中。此外,在测定特异IgM时,也可使用抗人IgG去除临床标本中类风湿因子和IgG。
4、测定时,可在标本中加入一定浓度的尿素,其可以解离低亲合力结合的类风湿因子和IgG,可以去除类风湿因子的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