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资讯
当前位置:元素商城  >  化工资讯网  >   化工热点资讯   >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石墨烯基线形串联超级电容器研究取得新进展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石墨烯基线形串联超级电容器研究取得新进展
2017-10-23 09:15:59来源:元素商城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石墨烯基线形串联超级电容器研究取得新进展。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二维材料与能源器件研究团队吴忠帅研究员和包信和院士合作在新概念、平面化、自集成的石墨烯基超级电容器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率先提出采用喷涂方法高效制备出具有高电压输出的石墨烯基线形串联超级电容器,相关成果发表在《先进材料》(Advanced Materials,DOI:10.100)上。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石墨烯基线形串联超级电容器研究取得新进展.jpg

微型化、柔性化电子器件的快速发展,极大刺激了人们对于微型储能器件的需求。传统单个超级电容器存在输出电压较低(水系中<1.0V),多个非平面储能器件串联时加工步骤复杂且需要借助金属连接体,这大大降低了超级电容器的模块化集成性和机械柔韧性,很难满足未来电子器件对高电压实际场景的应用需求。因此,急需发展创新的器件构型和规模化的器件制造方法,来实现高效制备具有高电压输出的新型储能器件的目的。

该研究团队首先使用电化学剥离石墨烯和导电聚合物PH1000(聚3,4-乙烯二氧噻吩-聚苯乙烯磺酸)的混合分散液作为高导电墨水,在掩模板的辅助下,采用喷涂的方法在A4纸上制备出由十个线形器件自串联集成的平面超级电容器模块,所得器件具有良好的机械柔韧性,在水系电解液中可以稳定输出8V的高电压,且无需借助于金属连接体。为提高单个器件的比容量,使用高容量的聚苯胺功能化的石墨烯作为电极材料,同样制造出的线形串联超级电容器,具有高的赝电容且保持了良好的串联行为。为进一步提高单个器件的输出电压,选择二氧化锰纳米片和电化学剥离石墨烯两种二维材料,分别作为超级电容器的正负极,在一个基底上成功制造出了不对称的线形串联超级电容器,使得输出电压由单个不对称超级电容器的1.8V拓展到3个线形串联超级电容器的5.4V,进一步提高了器件的输出电压和能量密度。该项研究证明了石墨烯和其它二维材料在制造具有对称和不对称结构的线形串联超级电容器中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同时为制造平面化、柔性化、集成化储能器件提供了一种新策略。

您可能感兴趣的中国化工网栏目: 化学试剂化学元素化学元素周期表CAS查询
元素商城微信公众号
「一个有逼格的公众号」
相关标签: 原料试剂  
相关专题: 石墨烯
相关阅读:
●  侯氏制碱法原理及优点是什么
元素百科资讯频道:侯氏制碱法又称联合制碱法,是我国化学工程专家侯德榜于1943年创立的。是将氨碱法和合成氨法两种工艺联合起来,同时生产纯碱和氯化铵两种产品的方法。那么侯氏制碱法原理及优点是什么呢? 侯氏制碱法原理 侯氏制碱法原理,是依据离子反应发生的原理进行的,离子反应会向着离子浓度减小的方向进行。也就是很多初中高中教材所说的复分解反应应有沉淀,气体和难电离的物质生成。要制纯碱,......
●  氨基酸态氮是什么,有何标准,如何检验?
化学词典告诉你氨基酸态氮是什么、氨基酸态氮的标准以及氨基酸态氮的检验方法,日常生活中我们总会用到一种生活必需品就是调料,相信做过菜的人对于酱油应该再熟悉不过了。酱油可以用来调味,而氨基酸态氮是酱油中的重要组成成分,是酱油这个调味品鲜味的主要来源。 氨基酸态氮是什么氨基酸态氮亦称氨基氮,是酱油中的重要组成成分,是酱油这个调味品鲜味的主要来源,是由制造酱油的原料(大豆和或脱脂大豆、小麦和或麸......
●  侯氏制碱法发展历史及发明者是谁
化学词典告诉你侯氏制碱法发展历史及发明者,侯氏制碱法又称联合制碱法,是将氨碱法和合成氨法两种工艺联合起来,同时生产纯碱和氯化铵两种产品的方法。原料是食盐、氨和二氧化碳-合成氨厂用水煤气制取氢气时的废气。此方法提高了食盐利用率,缩短了生产流程,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降低了纯碱的成本,克服了氨碱法的不足,曾在全球享有盛誉,得到普遍采用。 侯氏制碱法发展历史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从欧洲进口纯碱的......

您确定要从购物车中移除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