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资讯
当前位置:元素商城  >  化工资讯网  >   化工热点资讯   >  《细胞研究》科学家优化基因编辑技术实现“剪切无残留”
《细胞研究》科学家优化基因编辑技术实现“剪切无残留”
2017-06-13 08:50:51来源:元素商城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科学家优化基因编辑技术实现“剪切无残留”。基因是存储人体遗传信息的“源代码”。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让科学家可以像使用剪刀一样对“源代码”进行人为改变。近日,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的科学家通过优化基因编辑技术,提高了“基因剪刀”的剪切准确率,对目标基因实现了完全敲除,真正做到“剪切无残留”。该研究成果日前发表在期刊《细胞研究》中。

 科学家优化基因编辑技术实现“剪切无残留”.jpeg

“基因剪刀”编辑动物细胞

CRISPR技术,是目前为止科学家所使用的最先进的“基因剪刀”之一。通过使用这把“剪刀”,科学家可以精准改造任一一段基因。此前,大部分由“基因剪刀”编辑过的动物细胞中会有部分残留,例如,一部分细胞中的目标基因没有被完全敲除。

怎样才能把残留基因完全剪除呢?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的科学家对这把“基因剪刀”进行了优化,发现向受精卵中注射多个“连续指导RNA”,目标基因在小鼠胚胎中能做到100%的完全删除、在猴子胚胎中能做到91%-100%的删除。

基因编辑技术的研究意义

研究团队成员杨辉表示,这项研究的意义在于可以应用优化后的基因编辑技术,在动物个体水平发现新的药物靶点。同时,这项研究也可用于快速建立大量基因敲除猴模型,加快脑科学的应用和研究。

基因编辑技术正在快速发展,也许在不远的将来,基因编辑真的会像程序员写代码一样破解人体奥秘。

您可能感兴趣的中国化工网栏目: 化学试剂化学元素化学元素周期表CAS查询
元素商城微信公众号
「一个有逼格的公众号」
相关标签: 生物科学医药中间体  
相关专题: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相关阅读:
●  人体生物钟新调节机制被发现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人体生物钟新调节机制。一个国际科学家团队发现了,什么可以作为我们机体内部生物钟的分子重置按钮。他们的这个发现,揭示了一个潜在的治疗一系列疾病的靶点,例如,常常与时差,倒班和夜间光照有关的疾病,如从睡眠紊乱到行为,认知和代谢失常,还有神经精神疾病,如抑郁症和自闭症。 人体生物钟新调节机制被发现 由蒙特利尔McGill 和Concordia 大学的研究人员们发表在4月27......
●  吡唑醚菌酯治什么病,作用是什么
化学词典告诉你吡唑醚菌酯治什么病以及它的作用。吡唑醚菌酯为新型广谱杀菌剂。线粒体呼吸抑制剂.具有保护、治疗、叶片渗透传导作用。一般喷药3次,间隔10d喷1次药。喷药次数视病情而定。对黄瓜、香蕉安全,未见药害发生。 吡唑醚菌酯治什么病吡唑醚菌酯为新型广谱杀菌剂,具有保护、治疗、叶片渗透传导作用。用于防治玉米大小斑、黄瓜白粉病、霜霉病和香蕉黑星病、叶斑病。 吡唑醚菌酯的作用吡唑醚菌酯为新型广......
●  CAS号:122871-99-2,虾青素的功效与作用
元素百科资讯频道   本文主要介绍 虾青素的来源途径、虾青素的功效与作用、虾青素的副作用的文章。虾青素是从河螯虾外壳、牡蛎和鲑鱼中发现的一种红色类胡萝卜素,化学名称是3,3′-二羟基-4,4′-二酮基β-胡萝卜素,在体内可与蛋白质结合而呈青、蓝色。对人体具有综合的抗氧化效益,包括:抗衰老、抗肿瘤、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维护皮肤健康、改......

您确定要从购物车中移除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