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痛动物模型的建立, 为癌症痛的研究提供了有效的工具。
1999 年美国的Schiwei 等人首次报道了小鼠股骨癌症痛模型。具体操作方法是将105NCTC2472纤维肉瘤细胞经膝关节切开术种植于同源C3H/ HeJ小鼠股骨远端的骨髓腔内。结果发现在种植后( postimplantation day, PID) 的第21 天, 经X 光片可观察到明显的骨质破坏,组织学切片显示破骨细胞数目增多和骨结构重建。
行为上动物出现自发痛现象( spontaneouspain) ,表现为同侧肢体的蜷缩和保护行为, 同时出现触诱发痛( allodynia) , 并且痛行为与骨质破坏的程度成正相关, 3~ 30mg/ kg 吗啡皮下注射( s. c. ) 可翻转, 并呈剂量依赖关系[5] 。2001 年Wacnik 等在前人研究的基上进行了改进, 应用同一细胞建立了小鼠跟骨癌症痛模型, 该模型各项指标出现时间早, 如在种植后3 天出现触诱发痛,6 天出现骨溶解,10天出现冷痛敏。
与股骨模型相比,选取后脚掌部位更易于进行痛行为的测定、电生理学记录、解剖学和组织学观察、局部用药等, 同时避免了膝关节切开术对小鼠下肢运动功能可能造成的影响。之后他们还建立了小鼠肱骨癌症痛模型, 方法及各项指标与跟骨癌症痛模型类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