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资讯
当前位置:元素商城  >  化工资讯网  >   化工热点资讯   >  科学家研究新成果:基因编辑技术成功剔除小鼠艾滋病病毒
科学家研究新成果:基因编辑技术成功剔除小鼠艾滋病病毒
2017-04-17 09:13:24来源:元素商城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基因编辑技术成功剔除小鼠艾滋病病毒。美国《分子治疗》杂志近日刊登了美国天普大学华人科学家胡文辉等人的最新研究成果:他们利用基因编辑技术,从多靶点高效剔除了一种人源化小鼠多个器官组织中的人类艾滋病病毒,推动基因疗法治疗艾滋病向人体临床试验迈出重要一步。

 科学家研究新成果:基因编辑技术成功剔除小鼠艾滋病病毒.jpeg

基因编辑剔除艾滋病病毒

在之前的研究中,胡文辉团队已成功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有效清除了体外培养的人类细胞系、艾滋病患者体内取出的T免疫细胞以及转基因小鼠体内的艾滋病病毒。

新研究更进了一步。他们首先向小鼠体内移植人体骨髓(B)、肝脏(L)和胸腺(T)组织或细胞,“重编程”出人源化BLT小鼠,使其具有与人类一样的艾滋病病毒感染及其潜伏方式。然后,以腺相关病毒(AAV)作为载体,把有“基因魔剪”之称的CRISPR/Cas9基因编辑工具运送到潜伏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源化BLT小鼠体内。2到4周后,他们对小鼠多个器官组织进行检测后发现,艾滋病病毒基因组被有效切除。

艾滋病病毒基因的“善变性”

众所周知,艾滋病病毒基因具有“善变性”,胡文辉团队这次提出了一种新思路,用多靶点基因编辑取代单靶点,以遏制病毒逃逸。他们针对艾滋病病毒转录区和结构区设计了4个向导RNA(核糖核酸),引导Cas9酶到预定位置实现多靶点切除,显著增加了艾滋病病毒的剔除效率。运用“基因魔剪”剔除艾滋病病毒还有一大优点:不影响靶细胞的存活和功能,即“只杀病毒不杀细胞”。

胡文辉表示,目前,基因编辑疗法尚不能100%清除动物体内的艾滋病病毒,但能够显著降低潜伏的病毒数量,因此它与抗逆转录病毒药物组合,将不失为一种有希望的艾滋病治疗策略。

您可能感兴趣的中国化工网栏目: 化学试剂化学元素化学元素周期表CAS查询
元素商城微信公众号
「一个有逼格的公众号」
相关标签: 基因  
相关专题: 基因治疗
相关阅读:
●  两种基因融合致癌病理机制揭开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两种基因融合致癌病理机制揭开。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CUMC)研究人员发现,两个相邻基因——FGFR3和TACC3的融合会导致线粒体过度运动,为细胞快速生长提供能量,从而致癌。他们在近日《自然》杂志线上版发表论文称,实验显示,靶向这一致癌因素的针对性药物可以阻止肿瘤生长。该研究为治疗基因融合所致癌症提供了新思路。 早在2012年,CUMC的研究人员就发现一些胶质母细胞......
●  全面推进转基因种药一体化
元素百科资讯频道:本文主要讲国家制定方针要推进转基因新品种产业化的文章。继中央一号文件第六次提到转基因后,在全国两会期间举行的记者会上,农业部部长韩长赋指出,对转基因“在研究上要积极,坚持自主创新,在推广上要慎重,做到确保安全”。同时,多位代表委员提交了与转基因相关的提案建议。业内人士近日表示,推进转基因新品种产业化是国家战略,而转基因作物的推广种植必然给农药产业带来颠......
●  科学家在基因技术抑制衰老方面的新发现
1998年1月,美国达拉斯的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的科学家伍德林·莱特在专业杂志《科学》上公布了激动人心的结果,莱特和他的同事从人体眼球和阴茎包皮细胞中成功地获得了活体细胞。 端粒酶能否抑制细胞的衰老? 在此之前,他们借助基因技术的方法给它们植入了端粒酶的遗传特质,这是一种在生殖细胞中避免染色体的末端,及端粒耗尽的酶。在体细胞中通常没有端粒酶,每次细胞分裂的时候,它的保......

您确定要从购物车中移除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