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资讯
当前位置:元素商城  >  化工资讯网  >   化工热点资讯   >  化纤面料的分类是什么,对人体有害吗
化纤面料的分类是什么,对人体有害吗
2017-03-29 09:45:12来源:元素商城

化学词典告诉你化纤面料的分类以及对人体是否有害。化学纤维织物是近代发展起来的新型衣料,种类较多。那么什么是化学纤维呢?化学纤维是指以天然或人工高分子物质为原料制成的纤维。

 化纤面料的分类是什么,对人体有害吗.jpeg

化纤面料的分类

一、化学纤维可根据原料来源的不同,分为再生纤维和合成纤维等。

(一)再生纤维

再生纤维的生产是受了蚕吐丝的启发,用纤维素和蛋白质等天然高分子化合物为原料,经化学加工制成高分子浓溶液,再经纺丝和后处理而制得的纺织纤维。

1.再生纤维素纤维 用天然纤维素为原料的再生纤维,由于它的化学组成和天然纤维素相同而物理结构已经改变,所以称再生纤维素纤维。

粘胶纤维是以天然棉短绒、木材为原料制成的,它具有以下几个突出的优点。

(1)手感柔软光泽好,粘胶纤维像棉纤维一样柔软,丝纤维一样光滑。

(2)吸湿性、透气性良好,粘胶纤维的基本化学成份与棉纤维相同,因此,它的一些性能和棉纤维接近,不同的是它的吸湿性与透气性比棉纤维好,可以说它是所有化学纤维中吸湿性与透气性最好的一种。

(3)染色性能好,由于粘胶纤维吸湿性较强,所以粘胶纤维比棉纤维更容易上色,色彩纯正、艳丽,色谱也最齐全。

粘胶纤维最大的缺点是湿牢度差,弹性也较差,织物易折皱且不易恢复;耐酸、耐碱性也不如棉纤维。

2.富强纤维 俗称虎木棉、强力人造棉。它是变性的粘胶纤维。

富强纤维同普通粘胶纤维(即人造棉、人造毛、人造丝)比较起来,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1)强度大,也就是说富强纤维织物比粘胶纤维织物结实耐穿。

(2)缩水率小,富强纤维的缩水率比粘胶纤维小1倍。

弹性好,用富强纤维制做的衣服比较板整,耐折皱性比粘胶纤维好。

(3)耐碱性好,由于富强纤维的耐碱性比粘胶纤维好,因此富强纤维织物在洗涤中对肥皂等洗涤剂的选择就不像粘胶纤维那样严格。

(二)合成纤维

合成纤维是由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常用的合成纤维有涤纶、锦纶、腈纶、氯纶、维纶、氨纶等。

1.涤纶 涤纶的学名叫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简称聚酯纤维。涤纶是我国的商品名称,国外有称“大可纶”,“特利纶”,“帝特纶”等。

涤纶由于原料易得、性能优异、用途广泛、发展非常迅速产量已居化学纤维的首位。

涤纶最大的特点是它的弹性比任何纤维都强;强度和耐磨性较好,由它纺织的面料不但牢度比其它纤维高出3~4倍,而且挺括、不易变形,有“免烫”的美称;涤纶的耐热性也是较强的;具有较好的化学稳定性,在正常温度下,都不会与弱酸、弱碱、氧化剂发生作用。

缺点是吸湿性极差,由它纺织的面料穿在身上发闷、不透气。另外,由于纤维表面光滑,纤维之间的抱合力差,经常摩擦之处易起毛、结球。

化纤面料对人体有害吗

化纤织物有静电现象,如棉纶、氯纶带的静电作用较强,可诱发功能性心律失调——室性早搏,但脱去化纤内衣,早搏就会减少或消失。这是因为化纤内衣接触人体后发生了静电反应,改变了人体生物电位,干扰了正常心脏电传导,而致心律失常。合成纤维对老年人易诱发和加重皮肤瘙痒症。因为老年人皮脂腺和汗腺萎缩,使皮脂和汗液分泌减少,皮肤干燥脱屑,免疫功能下降。如长期穿化纤内衣,由于合成纤维吸水性差,汗液附在皮肤上,导致微生物繁殖和腐败,从而诱发过敏和湿疹。特别是合成纤维生产过程中混入的原料单体、氨、甲醇等微量化学成分,对皮肤过敏的人,尤其是对儿童刺激性较大。

您可能感兴趣的中国化工网栏目: 化学试剂化学元素化学元素周期表CAS查询
元素商城微信公众号
「一个有逼格的公众号」
相关标签: 材料及新材料材料化工  
相关专题: 纤维材料
相关阅读:
●  苯酚的用途和市场发展现状
化学词典为您介绍:苯酚的用途和市场发展现状。一种重要的苯系中间体。又称石炭酸。低熔点(40.91℃)白色 晶体 ,在空气中放置及光照下变红 ,有臭味,沸点181.84℃。对人有毒,要注意防止触及皮肤。工业上主要由异丙苯制得。 苯酚的用途 苯酚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用它可制取酚醛树脂、己内酰胺、双酚A、水杨酸、苦味酸、五氯酚、2,4-D、己二酸、酚酞n-乙酰乙氧基苯胺等化工产品及中间体,......
●  新材料概念股有哪些?
元素百科资讯频道:本文主要讲了关于新材料概念股有哪些的文章。新材料是指已经形成的或正在发展的具有传统材料所不具有的特殊性能和特殊功能的材料,在学界被分为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非金属材料、复合材料四种,下面谈一谈新材料的概念股有哪些。 ST北磁:ST北磁是一家主要从事磁性材料及器件的生产和研发的公司。公司主导产品高性能永磁材料(以粘结铁氧体、烧结铁氧体为主)属于新材料范畴,其服......
●  科学家在有机超导体研究中取得进展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科学家在有机超导体研究中取得进展。1964年,美国科学家Little理论预测有机化合物具有超导电性且其超导转变温度可达到室温,激发了研究者们对有机超导体的研究热情。第一个有机超导体(TMTSF)2PF6发现于20世纪80年代,发展至今,有机超导体主要有三大类:类似(TMTSF)2PF6的有机电荷转移盐、基于碳材料的超导体、有机并苯类化合物的超导体。由于有机超导体具有低维性、强的电子......

您确定要从购物车中移除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