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词典为您介绍 乳胶过敏症状、治疗方法以及预防措施,乳胶过敏反应是指在接触天然乳胶制品如乳胶手套、乳胶瓶塞、避孕套等后出现的速发型超敏反应;也包含迟发型超敏反应。这些人体内存在有乳胶特异性IgE。乳胶可通过皮肤、粘膜或者肠道外途径导致过敏。
乳胶过敏症状
1.变应性接触性皮炎 常见于手背,一般在接触乳胶后24~48小时后可出现红斑、瘙痒和小疱。
2.刺激性接触性皮炎 由阻塞、机械性刺激、碱性手套或出汗等引起,表现为手背红斑、浸润、干燥、皲裂、刮痕。
3.Ⅰ型速发型变态反应 最常发生于粘膜暴露于乳胶的情况下,或出现在接触或吸入性暴露中。临床上表现为鼻部和眼部的症状、荨麻疹、喘息和过敏性休克。
乳胶过敏治疗方法
(一)治疗原则
1.及时诊断和处理:一经诊断,立即处理,避免严重后果。
2.避免致敏原。
3.对症处理。
4.积极处理罕见休克。
(二)治疗方法
1.局部治疗:外用安抚剂、炉甘石洗剂、止痒霜或糖皮质激素制剂。
2.全身治疗:全身酌情使用抗组织胺药物、糖皮质激素。一旦发现有休克症状体征,在应用前述药物的同时,立即使用1∶1000的肾上腺素,0.30~0.50ml,上肢或股部肌内注射。
乳胶过敏预防措施
1.过去有接触乳胶制品(如乳胶手套、避孕套、气球、导尿管、引流管、听诊器袖带、止血带、橡胶把手、遥控器按钮等)过敏史者应避免接触乳胶制品。
2.食用鳄梨、香蕉、栗子、猕猴桃、马铃薯或番茄(与乳胶有交叉反应食物)等过敏史者应谨慎使用乳胶制品。
3.监测高危人群:对医务人员、其他接触天然橡胶的工作者等进行接触前排查,凡有乳胶过敏史者应避免接触乳胶制品,可试用化学替代品。
责任编辑:qxl
你可能感兴趣的中国化工网栏目:化学试剂 ,化学元素表,化学元素周期表口决,化学元素周期表读音,化学元素周期律,化工词典,cas号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