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资讯
当前位置:元素商城  >  化工资讯网  >   生物医药资讯   >  屠呦呦荣获诺贝尔医学奖奖引发外界争议
屠呦呦荣获诺贝尔医学奖奖引发外界争议
2015-10-13 10:19:46来源:元素商城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屠呦呦作为中国第一个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人,自然受到广泛的关注,而关于她的传言也是流传版本颇多,而流传最多的当属青蒿素是否是由屠呦呦发现的以及她落选中科院院士的传闻。下面就带领大家来还原事件的真相。

屠呦呦的争议

屠呦呦的争议

过去几十年,屠呦呦在学界是个话题人物,她被很多人认为“不够淡泊名利”“个性执拗”。多篇相关文章(多是2011年发表,盖因屠呦呦获得了2011年拉斯克临床医学奖)指其性格和做事方式有争议性。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饶毅,早在拉斯克奖颁发之前就高度评价过屠呦呦的研究工作。他提到:“我们作为无争议方试图和屠呦呦交流也有一定困难,不理解她把中医研究院的原始材料至少有段时间收藏在自己家,不愿给我们看。” 但查过一些相关的非公开资料后,他还是得出结论:屠呦呦在青蒿素的发现过程中起了关键作用,因为她的研究组第一个用乙醚提取青蒿,并证实了青蒿粗提物的高效抗疟作用。

另外,根据香港大学金冬燕教授刊文表示:“屠呦呦对发现青蒿素有重大贡献,瑕不掩瑜,还是值得充分肯定的。但屠呦呦有其科学局限性有其人格缺陷,对此也应直言不讳。”

屠呦呦落选院士原因

第一,呦呦在发现青蒿素过程中的关键性贡献有一定争议,由屠呦呦一人将此发现整碗端去确有不妥,而更要命的是屠呦呦本人自我介绍也确是言过其实。第二,屠呦呦无论在北京或各地同行中特别是当年从事青蒿素研究的同事中声誉不高,得不到有力的支持。第三,屠呦呦试图通过行政权力施压受到反弹。

关于第一条,屠呦呦的贡献似在提出乙醚提取方案并在当年的保密会议中介绍,但屠呦呦的工作据信是在被调出同事提出的乙醇提取方案的基础上进行的,屠呦呦对分离活性单体及结构测定也可能确实没有实质贡献。值得注意的是,屠呦呦与协作组内其他同事之间也不是师生、指导或从属关系,而是互相比较独立和平等的协作关系。

尽管如此,她对发现青蒿素还是有原创性重大贡献的,但提出乙醇提取的原始思路、独立分离到活性单体及测定结构的同事功劳也不在其下。在当时组织大协作的历史背景下,协作组起到任何个人都起不到的作用。

关于第二条,我记得当时领导上是做过认真调查的,但听到的几乎无一例外全是负面的评价,有人指其贪天之功为己有,有人指其压制他人,有人指其愚昧和学识不足。当时领导上得出的结论是选屠呦呦作为当年协作组的代表难以服众。从屠呦呦最近接受美方采访时的态度和措词,我可以理解她之所以被人诟病的部分原因。

第三条,屠呦呦找国家领导作出详细明确和措词严厉的批示,指出青蒿素的重大贡献并明言屠呦呦应当选,结果起了反作用。历年以来控告屠呦呦的信件和材料满天飞,查下来还真有一些事得到证实。根据当时中国院士选举的惯常做法,屠呦呦也就注定要落选,并非有什么特定的权威人士一定要拉其下马。

                                                                                                       责任编辑:qxl

你可能感兴趣的中国化工网栏目:化学试剂 ,化学元素表化学元素周期表口决化学元素周期表读音化学元素周期律化工词典cas号查询

您可能感兴趣的中国化工网栏目: 化学试剂化学元素化学元素周期表CAS查询
元素商城微信公众号
「一个有逼格的公众号」
相关阅读:
●  抗癌药或许可以治疗帕金森氏症
元素百科编辑告诉您:抗癌药或能使帕金森氏症患者重新行走。一种昂贵的抗癌药或能逆转晚期帕金森氏症,使一项小型临床试验的参与者多年来首次开口说话和重新行走。虽然对于帕金森氏症有不少治疗方法,但如果被证实,这将是一种药物首次对帕金森氏症的病因起作用。 抗癌药或许可以治疗帕金森氏症 Moussa介绍说,这种名为尼罗替尼的药物,通过增强大脑自身的“垃圾处理系统”以清除在帕......
●  放线菌素d结构式、主要作用机制是什么?
化学词典为您介绍放线菌素d结构式、主要作用机制和副作用。放线菌素D(Dactinomycin D)又称更生霉素,分子中含有一个苯氧环结构,通过它连接两个等位的环状肽链。 放线菌素d结构式 分子式:C62H86N12O16 分子量:1255.41704 SMILES:O=C1N[C@@H](C(C)C)C(=O)N2CCC[C@H]2C(=O)N(C)CC(=O)......
●  学术界呼吁“谨慎而积极”开展生殖细胞基因编辑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学术界呼吁“谨慎而积极”开展生殖细胞基因编辑。国际学术界多个机构3日发表联合声明,呼吁“谨慎而积极”地开展生殖细胞基因编辑,认为应继续推进基础研究,但反对把这项技术用于生殖目的。 这份政策声明发表在新一期《美国人类遗传学杂志》上。此前一天,美国俄勒冈卫生科学大学等机构报告说,利用有“基因剪刀”之称的CRISPR基因编辑技术,他们成功修复了人类早期胚胎中一种与遗传性心脏病相......

您确定要从购物车中移除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