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资讯
当前位置:元素商城  >  化工资讯网  >   生物医药资讯   >  中国基因组所合作揭示肾癌发病机制
中国基因组所合作揭示肾癌发病机制
2014-03-28 14:10:21来源:元素商城

元素商城整理编辑:肾癌是泌尿生殖系常见恶性肿瘤之一,约占成人恶性肿瘤的3%左右,死亡率占癌症死亡的2%。目前肾癌最主要治疗方法是肾根治性手术切除,然而肾癌起病隐匿,往往缺乏早期临床表现。大约30%的肾癌患者在诊断时已经发生转移,未转移的肾癌患者在进行切除术后,还有大约40%的患者会复发。并且肾癌对放疗、化疗均不敏感。因此,急需深入探索肾癌发病的分子机制,找到肾癌早期诊断和治疗的分子靶标。

近日,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基因组学与信息重点实验室刘江课题组与芝加哥大学的研究人员合作,在肾癌发病机制的研究中取得新进展,揭示在低氧的生理条件下,核蛋白SPOP(speckle-type POZ protein) 的过表达和错误定位是引发肾癌产生的核心因素。

肾透明细胞癌是肾癌最常见的病理学类型,占肾癌的75%,SPOP是泛素连接酶E3 家族成员Cul3 与底物结合的桥梁蛋白(adaptor),通过介导许多核蛋白的泛素化而促进它们的降解,从而参与调控细胞的多种功能。刘江博士过去的研究发现,SPOP在99%的肾透明细胞癌的肿瘤组织中过表达,而在对应的正常肾组织中表达很低,还发现转移性肾透明细胞癌SPOP仍过表达,阐明SPOP是透明细胞癌的标记分子。

课题组近期的研究结果显示,核蛋白SPOP 在肾癌组织中过量表达并错误定位在细胞质里。肾癌中,过度活化的缺氧诱导因子HIF可以转录调控SPOP表达。低氧微环境可以驱使过表达的SPOP蛋白在肾癌细胞质中大量累积。与核定位SPOP 的促凋亡功能不同,胞质型SPOP 能加速细胞增殖。通过生物信息分析和实验验证,发现胞质中的SPOP与肿瘤抑制因子PTEN 和ERK 磷酸酶DUSP7 相结合,并通过泛素化通路使其降解,从而激活了PI3K-Akt和ERK信号通路。此外,肾癌中SPOP还通过降解Daxx和Gli2来抑制细胞凋亡和促进细胞增殖,从而导致肿瘤产生。相反敲除SPOP后能特异性杀死肾透明细胞癌,但对正常细胞影响较小。

以上结果阐明了SPOP在促进肾癌形成中的重要机制,即作为一个关键枢纽蛋白连接了低氧应激反应和泛素化降解肿瘤抑制因子。该研究揭示了肾癌中SPOP的原癌基因功能,为SPOP作为潜在分子探针或药物靶标提供线索,同时也为肾癌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您可能感兴趣的中国化工网栏目: 化学试剂化学元素化学元素周期表CAS查询
元素商城微信公众号
「一个有逼格的公众号」
相关标签: 基因  
相关阅读:
●  新技术操控CRISPR基因编辑系统对癌细胞能产生有效干预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新技术操控CRISPR基因编辑系统对癌细胞能产生有效干预。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973项目首席科学家蔡志明与黄卫人、刘宇辰对CRISPR-Cas9基因编辑系统进行改进完善,实现对Cas9的操控,可控制癌细胞胞内信号流动方向,对癌细胞多种“恶性”行为进行有效干预。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9月5日的英国《自然·方法学》上。 CRISPR-Cas9系统具有很强的基因编辑能力近年迅猛发......
●  基因工程手段攻克棉花的“不治之症”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基因工程手段攻克棉花的“不治之症”。近日,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王义琴等人的研究发现,天麻抗真菌蛋白gafp4对不同生理型黄萎病菌株都具有非常明显的抗性,是一个有效的高抗棉花黄萎病蛋白。 黄萎病是棉花的“癌症”大丽轮枝菌是一种具有毁灭性的植物病原真菌,寄主非常广泛,能够侵染多达400多种植物,其中包括很多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农作物,全世界范围内由大丽轮枝菌引起......
●  抑癌基因p21是如何对抗癌症的
正常的细胞癌变过程可以归纳为一系列正常基因的突变或异常表达或异常失活。两个基因中只要有一个有功能就可以抑制正常细胞的癌变过程,而在癌症患者中常常两个抑癌基因都缺失或突变。 因而将正常肿瘤抑制基因导入细胞中来代替由于缺失或突变而失去功能的基因,以抑制肿瘤细胞的发生、生长,逆转其恶性表型是当前癌症基因治疗的热点。 目前用于基因治疗的抑癌基因主要有:p53,p21,p16,Rb,p27等,现......

您确定要从购物车中移除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