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资讯
当前位置:元素商城  >  化工资讯网  >   生物医药资讯   >  治疗疟疾的青蒿素的发现历史
治疗疟疾的青蒿素的发现历史
2015-07-08 15:26:52来源:元素商城

化学词典为您介绍青蒿素的发现历史,青蒿素是治疗疟疾的重要药物。青蒿素,别名黄花蒿素、黄花素、黄蒿素,英文名为Artemisinin,为无色针状晶体,味苦。青蒿素是从植物黄花蒿茎叶中提取的倍半萜内酯药物,一般认为该药物的作用机制与结构中的内过氧桥有关是目前治疗疟疾唯一没有出现抗药性的抗疟药。

青蒿素的发现历史

中国抗疟新药的研究源于1967年成立的五二三项目,其全称为中国疟疾研究协作项目,成立于1967年的5月23日,因绝密军事项目,遂设代号523。

历经380多次鼠疟筛选,1971年10月取得中药青蒿素筛选的成功。1972年从中药青蒿中分离得到抗疟有效单体,命名为青蒿素,对鼠疟、猴疟的原虫抑制率达到100%。

1973年经临床研究取得与实验室一致的结果、抗疟新药青蒿素由此诞生。

1981年10月在北京召开的由世界卫生组织主办的“青蒿素”国际会议上,中国《青蒿素的化学研究》的发言,引起与会代表极大的兴趣,并认为“这一新的发现更重要的意义是在于将为进一步设计合成新药指出方向”。

1986年,青蒿素获得新一类新药证书,双氢青蒿素也获一类新药证书。这些成果分别获得国家发明奖和全国十大科技成就奖。

青蒿素的发现历史以及青蒿素的作用

青蒿素是治疗疟疾的重要药物

青蒿素的作用在于治疗疟疾,形态学研究表明,青蒿素类药物选择性作用于疟原虫的膜系结构,破坏其食物泡膜及线粒体,使核内染色质形成自噬泡,从而导致疟原虫虫体结构的全部瓦解。青蒿素的抗疟原理主要分为两个步骤,即青蒿素被活化产生自由基,自由基和疟蛋白结合,过氧桥还原分解形成自由基;青蒿素转化为自由基后,在烷化底物存在时以共价键的方式与疟原虫蛋白质结合,使疟蛋白烷基化。

近来,基因水平上认为青蒿素可能通过作用于疟原虫的PfATP6酶而发挥抗疟作用。PfATP6酶是疟原虫体内的一种6型ATP 酶,其表达产物是一种膜转运蛋白,是恶性疟原虫基因组中唯一属于肌浆一内质网膜钙离子ATP酶(SERCA)型钙一三磷酸腺苷酶序列(SERCA—type Ca2+-ATPasesequence)的转运蛋白。人体内的SERCA将Ca2+排出细胞从而调节人体的Ca2+水平,当它停止工作时,会导致细胞内Ca2+水平升高,细胞也随之凋亡。Eckstein—Ludwig 等也通过荧光实验证明,青蒿素在不影响其他正常细胞Ca2+排出的情况下,通过阻断疟原虫所在细胞 PfATP6酶的活动,引起细胞死亡,从而达到治疗疟疾的作用。

你可能感兴趣的中国化工网栏目:化学试剂 ,化学元素表化学元素周期表口决化学元素周期表读音化学元素周期律化工词典cas号查询

 

您可能感兴趣的中国化工网栏目: 化学试剂化学元素化学元素周期表CAS查询
元素商城微信公众号
「一个有逼格的公众号」
相关标签: 生物医学工程医药中间体  
相关专题: 医药
相关阅读:
●  科学家在基因技术抑制衰老方面的新发现
1998年1月,美国达拉斯的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的科学家伍德林·莱特在专业杂志《科学》上公布了激动人心的结果,莱特和他的同事从人体眼球和阴茎包皮细胞中成功地获得了活体细胞。 端粒酶能否抑制细胞的衰老? 在此之前,他们借助基因技术的方法给它们植入了端粒酶的遗传特质,这是一种在生殖细胞中避免染色体的末端,及端粒耗尽的酶。在体细胞中通常没有端粒酶,每次细胞分裂的时候,它的保......
●  南开大学团队合成“可激活”纳米药物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南开大学团队合成“可激活”纳米药物。光动力治疗,以其创伤小、操作简单等优点正在成为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该治疗方法需要将光敏剂输入人体,在一定时间后,以特定波长的光照射病变部位,使异常增生活跃的细胞发生不可逆的损伤,最终使细胞死亡,达到治疗目的。而传统光敏剂对正常组织具有光毒性,使其在临床应用中受到极大限制。如何改良现有商业化光敏剂,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难题。近年来,“可激活”光敏......
●  医药概念股具有广阔的成长空间
元素百科资讯频道:值得关注的是,国务院日前印发《中国制造2025》,明确了9项战略任务和重点,其中重点聚焦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等领域。受以上消息影响,基因测序、医疗器械和民营医院等板块指数昨日分别大涨6.18%、5.91%和5.90%,居板块涨幅榜前列。其中,达安基因、阳普医疗、丽珠集团、昌红科技等龙头个股集体涨停,成为资金追逐的热门标的。 医疗器械12只个股集体涨停 据市场......

您确定要从购物车中移除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