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资讯
当前位置:元素商城  >  化工资讯网  >   新材料资讯   >  柱层析技术怎么样?柱层析技术的方法介绍
柱层析技术怎么样?柱层析技术的方法介绍
2014-12-08 09:45:13来源:元素商城

元素百科资讯频道:柱层析技术(chromatography) 又称柱色谱技术,主要原理是根据样品混合物中各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中分配系数不同,经多次反复分配将组分分离开来。

柱层析操作时,先在圆柱管中先填充不溶性基质,形成一个固定相。将样品加到柱子上,用特殊溶剂洗脱,溶剂组成流动相。在样品从柱子上洗脱下来的过程中,根据样品混合物中各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中分配系数不同,经多次反复分配将组分分离。

装柱子(添硅胶)时,有两种方法:即湿法装柱和干法装柱,二者各有优劣。不论干法还是湿法,硅胶(固定相)的上表面一定要平整,并且硅胶(固定相)的高度一般为15cm左右,太短了可能分离效果不好,太长了也会由于扩散或拖尾导致分离效果不好。

湿法装柱是先把硅胶用适当的溶剂拌匀后,再填入柱子中,然后再加压用淋洗剂 “走柱子”,本法最大的优点是一般柱子装的比较结实,没有气泡。

干法装柱则是直接往柱子里填入硅胶,然后再轻轻敲打柱子两侧,至硅胶界面不再下降为止,然后再填入硅胶至合适高度,最后再用油泵直接抽,这样就会使得柱子装的很结实。接着是用淋洗剂“走柱子”,一般淋洗剂是采用TLC分析得到的展开剂的比例再稀释一倍后的溶剂。通常上面加压,下面再用油泵抽,这样可以加快速度。干法装柱较方便,但最大的缺陷在于“走柱子”时,由于溶剂和硅胶之间的吸附放热,容易产生气泡,这一点在使用低沸点的淋洗剂时如乙醚,二氯甲烷更为明显。

虽然产生的气泡在加压的情况下不易察觉,但是,一旦撤去压力,如在上样、加溶剂等操作的时候,气泡就会释放出来,严重时,整个柱子变花,样品不可能平整地通过,当然也就谈不上分离了。解决的办法是:第一、硅胶一定要填结实;第二、一定要用较多的溶剂“走柱子”,一定要到柱子的下端不再发烫,恢复到室温后再撤去压力。也可以在硅胶的最上层填上一小层石英砂,防止添加溶剂的时候,使得样品层不再整齐。

上样也有干法和湿法之分:干法就是把待分离的样品用少量溶剂溶解后,在加入少量硅胶,拌匀后再旋去溶剂。如此得到的粉末再小心加到柱子的顶层。干法上样较麻烦,但可以保证样品层很平整。湿法上样就是用少量溶剂(最好就是展开剂,如果展开剂的溶解度不好,则可以用一极性较大的溶剂,但必须少量)将样品溶解后,再用胶头滴管转移得到的溶液,沿着层析柱内壁均匀加入。然后用少量溶剂洗涤后,再加入。

湿法较方便,熟手一般采用此法。 上样完毕后,接着即用淋洗剂淋洗。淋洗剂一般采用TLC分析得到的展开剂的比例再稀释一倍后的溶剂。由于层析柱和薄板的不同,即使两者使用的硅胶都相同,但是在把TLC分析得到的展开剂用在柱层析时,也显得极性偏大,所以要稀释一倍,但又不能稀释太多,否则成了靠扩散作用来分离,效果也不会好。

你可能感兴趣的栏目:化学试剂网 ,化学元素表化学元素周期表口决化学元素周期表读音化学元素周期律三大核电项目将启动癌症的早期症状信号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您可能感兴趣的中国化工网栏目: 化学试剂化学元素化学元素周期表CAS查询
元素商城微信公众号
「一个有逼格的公众号」
相关标签: 新工艺  
相关专题: 材料
相关阅读:
●  化学化工人才遇冷,化工院校带你正确认识化工世界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受损伤的航天器,借助特殊的复合材料,可以进行快速自我修复。看不见、摸不着的M13噬菌体病毒,通过基因改造,获得了发电“本领”。一粒普通药丸,利用先进的药物传递技术,实现了定时、定向释放…… 化学化工科普这些“脑洞大开”的知识、技术与创意,正是清华大学化工系金涌院士发起并领衔,43位两院院士联名倡议,由清华大学化工系联合华东理工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太原理工大学等单位共同制......
●  石墨烯产业:聚焦我国石墨烯产业化发展之路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聚焦我国石墨烯产业化发展之路。石墨烯是最轻最薄、导电最佳、散热性能最强、超坚韧的新型纳米材料,仅吸收2.3%的光,几乎完全透明。素有“黑金”美誉的石墨烯,近年来逐渐成为资本市场追逐的热点。日前,由中国科协科学技术传播中心和北京市科协共同主办,中关村天合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中心承办的“产业前沿技术大讲堂”在北京举行,来自业界的专家、企业家共同把脉我国的石墨烯产业发展。 石墨烯起......
●  探讨环己烷氧化反应中有机小分子的催化作用
化工资讯网(www.b2star.com)本文在比较不同有机小分子催化作用的基础上,对有机小分子催化环己烷氧化反应的作用机制进行探究。 环己烷氧化反应的主要部分是自由基的反应过程,现阶段常用的金属催化剂分离难度较大,不利于反应的顺利进行。因此有必要对有机小分子物质的催化作用进行探讨。 常用有机小分子催化剂的催化作用 目前已被证实有催化作用的有机小分子物质包括酮、醛、醇和胺等物质。 ......
热门标签
优惠促销

您确定要从购物车中移除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