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日本横滨市立大学的研究团队发现,多基因结构可预测药物性肝损伤。
药物性肝损伤(Drug-Induced Liver Injury,DILI)是指在药物使用过程中,因药物本身或/及其代谢产物或由于特殊体质对药物的超敏感性或耐受性降低所导致的肝脏损伤。近年来,随着临床用药种类的增多和患者自行改变服药剂量概率的增高,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病几率也相应增高,目前,药物性肝损伤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公共卫生问题。
针对药物性肝损伤的预防,主要依靠了解药物性肝病的最新信息,尽量避免应用有肝损伤的药物,同时加强药物性肝病的监测为主,而关于该疾病的诊断则是排除性诊断,即需排除已知肝病的病因。病理检查结果可做为药物性肝病诊断的重要提示,但不是确诊依据,通常该病的诊断结论用非常可能、很可能、可能、不象、无关等表述,而没有确诊的诊断。因此,一种能够预测药物性肝损伤的方法对于该病的预防和诊断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研究人员通过汇总以前大规模全基因组关联研究中确定的众多全基因组基因座效应,为药物性肝损伤建立了多基因风险评分(PRS)。在接受fasiglifam、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盐或氟氯西林治疗的患者中以及在多名供体来源的肝细胞和干细胞类器官中使用十多种不同药物处理后,PRS预测了DILI的敏感性。路径分析突出显示了以前与DILI有关的过程,包括未折叠的蛋白质反应和氧化应激。在计算机筛选中,鉴定出的化合物会引起PRS升高的个体在肝细胞中出现的转录组特征,从而支持机制联系并为新型候选药物的安全性提供了新颖的筛选方法。这种遗传、细胞、类器官和人类规模的证据强调了DILI在肝细胞水平上潜在的多基因结构,从而促进了未来的机理研究。
这一策略可能会促进更安全、更有效和更可靠的临床试验设计。
参考文献:Masaru Koido, Eri Kawakami, Junko Fukumura, Yui Noguchi, Momoko Ohori,etal.Polygenic architecture informs potential vulnerability to drug-induced liver injury.[J]nature medicine. DOI: 10.1038/s41591-020-10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