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双胍是经典的口服降血糖药,在制备缓解糖尿病的药物中发挥着良好的作用。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了二甲双胍多种令人惊喜的作用,比如抗癌、缓解焦虑、降低体重等,也挖掘出了它在降糖方面的新机制:促进葡萄糖通过粪便排泄。尽管二甲双胍在治疗糖尿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不同的患者对此药的反应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近日,《细胞-代谢》上的一篇研究揭示了,二甲双胍对不同患者疗效差异的机制,其可能与微生物代谢物有关。
瑞典哥德堡大学和萨尔格伦斯卡大学医院Fredrik Bckhed和韩国成均馆大学Ara Koh研究小组合作发现,在服用二甲双胍后仍血糖高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微生物代谢产物丙酸咪唑的浓度更高。咪唑丙酸是2型糖尿病患者的肠道菌群的代谢产物,已有研究表明,咪唑丙酸会破坏细胞对胰岛素作出反应的能力。在此项研究中,为了分析咪唑丙酸对二甲双胍药效的影响,研究人员对患有糖尿病的小鼠用咪唑丙酸酯预处理,然后喂食二甲双胍,通过观察发现,二甲双胍并未引起小鼠体内葡萄糖浓度降低。
此外,研究还证明咪唑丙酸酯通过诱导抑制性AMPK磷酸化来发挥抑制AMPK的活性,这依赖于咪唑丙酸酯诱导的基底Akt活化。最后,该研究表明丙酸咪唑激活的p38γ是Akt的新型激酶,并证明p38γ激酶活性介导了丙酸咪唑对二甲双胍的抑制作用。
参考文献: Ara Koh, Louise Manners-Holm, Na-Oh Yunn, et al. Microbial Imidazole Propionate Affects Responses to Metformin through p38γ-Dependent Inhibitory AMPK Phosphorylation.[J].cell-metabolism.DOI: 10.1016/j.cmet.2020.07.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