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发表在《PNAS》杂志上的研究显示,熊果酸能够停止和修复多发性硬化导致的神经元损伤,对于研究和开发治疗多发性硬化症的新策略具有特殊意义。
熊果酸,是一种从天然植物中提取的五环三萜类化合物,因具有镇静、抗炎、抗菌、抗糖尿病、抗溃疡、降低血糖等多种生物学效应和明显的抗氧化功能,被广泛地用作医药和化妆品原料。
研究人员在实验室中用熊果酸治疗患有多发性硬化的小鼠。结果显示,口服治疗可显着降低患病小鼠的疾病严重程度及神经中枢系统炎症和脱髓鞘。重要的是,即使在免疫后60天当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小鼠具有成熟的脱髓鞘和轴突损伤时,才开始熊果酸治疗,仍可观察到神经中枢系统中的髓鞘再生和神经修复。
研究人员发现,熊果酸还可增强小鼠体内铜诱导脱髓鞘模型和体外脑组织切片培养的再髓鞘化,促进少突胶质细胞的体外成熟,具有直接髓鞘化能力。
另外,研究人员调查了熊果酸的作用机制。UA通过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的受体γ(PPARγ)/ CREB信号传导,以及通过PPARγ激活的少突胶质细胞成熟过程中髓磷脂相关基因表达的上调,在星形胶质细胞中诱导早幼粒化的神经营养因子CNTF。熊果酸在抑制Th17细胞(一种促炎性免疫细胞,是MS中自身免疫反应的主要驱动力之一)的活性,同时能够激活神经元髓鞘细胞的分化前体细胞。
研究人员认为,熊果酸有助于多发性硬化症,尤其是慢性进展阶段的治疗,或可作为多发性硬化症口服抗炎和神经修复剂使用。
参考文献:Yuan Zhang,Abdolmohamad Rostami el al., "A dual effect of ursolic acid to the treatment of multiple sclerosis through both immunomodulation and direct remyelination," PNAS (2020). www.pnas.org/cgi/doi/10.1073/pnas.2000208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