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已经成为严重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重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有糖尿病的人数每年还在不断攀升,糖尿病带来的疾病隐患也是显而易见的,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极大的医疗和经济负担。为什么中国人就那么容易得糖尿病呢?
为什么人容易患糖尿病
专家们的解释是:中国人有“节约基因”,“由俭入奢”之后,就更容易肥胖、得糖尿病!所谓“节约基因”,意思是人在吃糠咽菜时,身体的某些基因会最大限度地吸收营养。而近几十年来,生活水平提高了,这个基因依然在开放着,营养物质得不到充分消耗,就造成营养过剩。
此外肌肉欠缺锻炼,也是中国人糖尿病高发的重要原因。因为肌肉中有肌糖元,肌肉一运动,肌糖元就把食物转化的血糖消耗了,所以血糖就会降下来。
重编码人类胰岛细胞
近日《自然》发表一篇报道称可以重编码人类α和γ胰岛细胞,使之产生胰岛素。通常,只有胰岛β细胞可以产生胰岛素。将经过修饰的细胞植入患有糖尿病的小鼠体内后,小鼠的糖尿病症状有所缓解。
细胞受激后转化为不同的细胞类型是动物中广泛存在的一种再生策略,但在哺乳动物中记录很少。在小鼠中,如果分泌胰岛素的胰岛β细胞被破坏,则胰岛中的非β细胞可以产生胰岛素。目前尚不清楚人类胰岛细胞是否能表现出相同的可塑性。
瑞士日内瓦大学的Pedro Herrera及其同事研究了来自糖尿病和非糖尿病供体的人类胰岛α和γ细胞是否可以经过重编码而产生响应葡萄糖的胰岛素。作者报告说,增加两种关键转录因子(Pdx1和MafA)的表达,能使细胞产生胰岛素——这是人类成熟的胰岛非β细胞可塑性的第一个直接证据。
之后,研究人员测试了这些产生胰岛素的人类α细胞是否可以减轻缺乏胰岛β细胞的Ⅰ型糖尿病小鼠的临床症状。将来自多个供体的产生胰岛素的α细胞移植进入小鼠体内后,小鼠的葡萄糖耐量、分泌和血液水平均正常化。移植后,细胞继续分泌胰岛素长达6个月。
这些发现提供了有关人类胰岛细胞可塑性的概念证据。培养这种可塑性以替代缺失的细胞群或代表了一种治疗糖尿病和其他退行性疾病的潜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