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资讯
当前位置:元素商城  >  化工资讯网  >   化工热点资讯   >  科学家发现认知弹性损伤的潜在机制
科学家发现认知弹性损伤的潜在机制
2018-01-15 13:00:07来源:元素商城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科学家发现认知弹性损伤的潜在机制。精神疾病发病是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应激,尤其是发生在生命早期的应激会影响脑的发育过程,显著增加个体成年后罹患精神疾病的风险。这种早期环境因素导致的长期效应,其具体机制目前尚未明确。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临床及基础研究指出,早期应激往往会导致表观遗传指标发生持久性变化,进而改变基因的表达,这种机制很可能介导了成年后持续性的脑与行为的功能性变化。

 科学家发现认知弹性损伤的潜在机制.jpeg

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病都存在前额叶皮层介导的认知弹性损伤,并与药物疗效和疾病预后密切相关。前期研究中,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研究员王玮文及其博士生徐航等,利用拟人类社会欺侮动物模型,发现青少期阶段的负性社会经历导致小鼠在成年后表现出认知弹性损伤,伴随内侧前额叶皮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一种参与脑发育和神经可塑性调节的重要分子)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在此基础上,研究进一步探讨了表观修饰在上述行为和分子长期改变中的作用。

研究发现,伴随成年期认知弹性损伤,青少期应激造成小鼠内侧前额叶皮质BDNF mRNA表达的降低主要与BDNF的剪切子IV,而非I和VI的降低有关。进一步检测BDNF IV启动子区域附近的DNA甲基化及多种组蛋白修饰水平,结果显示,启动子下游的组蛋白位点H3K9的二甲基化水平显著升高,而DNA甲基化及其他的几种组蛋白修饰则没有明显改变。由于H3K9的二甲基化是一类转录过程的负性调控元件,其升高可能解释了BDNF mRNA表达水平的降低。随后,通过在成年期慢性给予一种具有甲基化酶调节作用的抗抑郁药物反苯环丙胺(TCP)进行干预,发现经过药物治疗后,青少期应激诱发的成年小鼠认知弹性损伤和内测前额叶皮质BDNF IV mRNA的表达水平恢复到与对照组相当的水平。同时,药物显著降低了BDNF IV启动子区域附近的H3K9的二甲基化水平。这些结果提示内侧前额叶BDNF的表观修饰改变可能是早期应激导致成年后认知弹性损伤的潜在机制。

您可能感兴趣的中国化工网栏目: 化学试剂化学元素化学元素周期表CAS查询
元素商城微信公众号
「一个有逼格的公众号」
相关标签: 生物科学医药产业  
相关专题: 医药
相关阅读:
●  《自然—生物技术》研究称水藻油脂产量翻番不是梦想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水藻油脂产量翻番不是梦想。近日,《自然—生物技术》在线发表的一篇论文指出,一种基因改造的水藻品系的油脂产量可达其野生亲本的两倍,而且能达到与后者类似的生长速度。这些发现使人们向微藻源可持续生物燃料的最终商业化又迈进了一步。 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人们一直在积极研究使用光养微藻所产生的油脂来制造生物柴油,以补充基于石油的运输燃料。光养微藻是一种在借助光、水和二氧化碳生长......
●  医用橡胶检查手套的用途、适用人群及注意事项
化学词典告诉你医用橡胶检查手套的用途、适用人群及注意事项。在医院进行手术或者其他的一些治疗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使用到一些保护用的医用器材,其中就包括一次性使用医用橡胶检查手套。虽然说是一次性的,但是使用规范仍然是必不可少的,今天我们就来为大家做一些介绍,帮助新手医生来解决这个小困惑。 医用橡胶检查手套的用途① 本品主要用于医疗检查过程中穿戴于检查者手等部位的用品,用于防止医生与患者之间的......
●  林可霉素是做什么用的,林可霉素和克林霉素有什么区别
化学词典为您介绍林可霉素是做什么用的以及林可霉素和克林霉素的区别,林可霉素,英文名Lincomycin。作用于敏感菌核糖体的50S亚基,阻止肽链的延长,从而抑制细菌细胞的蛋白质合成。 林可霉素作用 林可霉素是由链霉菌产生的一种林可胺类碱性抗生素。林可霉素为抑菌药,但在高浓度下,对高度敏感细菌也具有杀菌作用。其作用机制为作用于敏感菌核糖体的50S亚基,阻止肽链的延长,抑制细菌细胞的......

您确定要从购物车中移除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