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资讯
当前位置:元素商城  >  化工资讯网  >   化工热点资讯   >  二维原子晶体锑烯研究取得进展
二维原子晶体锑烯研究取得进展
2018-01-04 10:23:39来源:元素商城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二维原子晶体锑烯研究取得进展。未来信息技术需要低功耗、高性能的晶体管,国际半导体技术路线图描绘的未来晶体管通道长度小于10纳米。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之一二维(2D)原子晶体材料与传统半导体材料相比,具有散射小、迁移率高、便于制备叠层异质结构、电学性质易于调控等特性,成为制作未来晶体管的优秀候选材料之一。在已发现的二维原子晶体材料中,由元素周期表中IV族元素构成的单层材料(例如石墨烯,硅烯,锗烯和锡烯等)具有高载流子迁移率,但由于其带隙为零或趋近于零,限制了它们在场效应晶体管等电子学器件中的应用前景。

 二维原子晶体锑烯研究取得进展.png

相比之下,由元素周期表中V族元素构成的层状材料,例如黑磷,具有较大的带隙以及高的载流子迁移率等特性。然而,黑磷在大气条件下不稳定,由它制备的器件的适用性受到限制。最近,V族元素锑构成的单层锑烯(antimonene)引起了研究者的极大兴趣。已有理论预测锑烯的带隙随层厚的改变而变化,特别对于单层锑烯,理论预言其带隙为2.28eV。同时,与石墨烯相比,锑烯具有更高的载流子迁移率。基于这些特性,锑烯在相关电子器件和光电子器件领域有着潜在的应用前景。因此,如何获得这种材料,特别是高质量的单层锑烯生长备受关注。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研究中心研究员高鸿钧领导的研究团队,多年来致力于新型二维晶体材料的制备、物性与应用基础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近日,该研究组博士生武旭、邵岩和研究员王业亮等,制备了单层锑烯,并对其结构和特性进行了研究。在光电子能谱分析方面,该研究团队与北京同步辐射中心的副研究员王嘉鸥等合作;在理论计算方面,他们与物理所副研究员孙家涛等合作;所使用的二碲化钯(PdTe2)单晶衬底由物理所研究员石友国等提供。

在具体的实验方案设计过程中,科研人员考虑到层状的过渡金属二硫属族化合物(简称TMD)PdTe2表面化学性质稳定,同时具有六方对称性,晶格周期(4.10 Å)与锑单晶层内的周期(4.12 Å)晶格匹配,与理论预言的单层锑烯(周期4.01 Å)的晶格失配度也只有2.3 %。因此,他们选用PdTe2作为衬底,利用分子束外延生长方法,获得了高质量单层锑烯。借助低能电子衍射(LEED)和扫描隧道显微技术(STM)等手段,对所生长的单层锑烯的精细原子排布结构进行研究,从STM图可以清晰地分辨出锑原子形成了六角蜂窝状结构,为锑烯;LEED实验证明,他们获得了大面积、高质量的锑烯单晶。结合X射线光电子能谱实验和电子局域函数理论计算结果,揭示了单层锑烯和基底之间局域电子态很少,只有弱的范德瓦尔斯相互作用。进一步的STM和XPS实验观测结果表明,单层锑烯在空气中具有高的化学稳定性,暴露空气后没有被氧化,这一特性对于锑烯进一步走向实际应用至关重要。

该工作提供了一种制备高品质单层锑烯的方法,也提供了一种制备具有原子级平整界面的二维材料异质结构的新思路,即直接利用TMD材料作为衬底外延生长单层二维原子晶体材料,为二维材料异质结器件的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同时,锑烯作为类石墨烯结构的新型二维原子晶体材料,拓展了非碳基二维蜂窝状晶体材料的研究领域,而且它具有宽带隙、高迁移率的特点,在大气环境下稳定,在未来电子器件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您可能感兴趣的中国化工网栏目: 化学试剂化学元素化学元素周期表CAS查询
元素商城微信公众号
「一个有逼格的公众号」
相关标签: 原料化工中间体  
相关专题: 化学试剂
相关阅读:
●  磷酸三异丁酯的生产工艺及用途
化学词典告诉你磷酸三异丁酯的生产工艺及用途。磷酸三异丁酯(TIBP)主要用于消泡剂、渗透剂。广泛用于印染、油墨、建筑、油田助剂等。磷酸三异丁酯(TIBP)另一个化学名称叫_磷酸三叔丁酯。 磷酸三异丁酯的生产工艺磷酸三异丁酯的生产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酯化反应:反应配比为三氯氧磷∶异丁醇=1∶5~1∶9;先将催化剂加入到占异丁醇总量5~15%的异丁醇......
●  专家表示用水扑灭会加剧危化品爆炸
元素百科资讯频道:这次天津的危化品爆炸事件牵动了很多中国人的心,其影响之大已经超出预期。根据官方的消息得出截至到目前为止,已经有44人死亡,其中包括12名消防队员。此次发生了2次爆炸,第二次爆炸威力更为强劲。 用水灭火加剧危化品爆炸 广东省危险化学品专家蔡先生表示,根据瑞海国际公布的储存业务信息,其中提到的多种物质属于危险化学品范围,如硝酸钾则是强氧化剂,是以前制造炸药的原料,遇......
●  《先进功能材料》中科院大连化物所二氧化碳转化获新进展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中科院大连化物所二氧化碳转化获新进展。近日,大连化物所研究员黄延强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教授刘彬合作,在二氧化碳转化领域取得新进展,相关工作发表在《先进功能材料》上。 二氧化碳电化学还原反应是实现碳资源循环利用的有效途径。由于二氧化碳分子相对稳定、电化学还原反应产物复杂,因此设计性能优异的催化剂以降低过电势、提高反应选择性和稳定性是二氧化碳电化学还原反应的研究重点。 氮掺杂......

您确定要从购物车中移除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