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资讯
当前位置:元素商城  >  化工资讯网  >   化工热点资讯   >  中科院研究团队在功能型棉纱织物研究取得系列进展
中科院研究团队在功能型棉纱织物研究取得系列进展
2017-08-01 10:27:20来源:元素商城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中科院研究团队在功能型棉纱织物研究取得系列进展。棉花是世界上最丰富的生物材料之一,也是新疆最主要的经济作物。棉花经过加工制成的棉纱织物具有吸湿性好、透气性佳、柔软保暖等优点,广泛用于纺织、卫生等领域。但棉纤维本身具有的吸水性、耐环境因素(如微生物、阳光等)欠佳等不足限制了材料的高端应用。棉纱织物的应用目前多限于服装、纺织品等领域,织物产品的附加值较低。通过对织物的改性处理,有望赋予棉纱织物更多的功能型、提升材料的附加值。

 中科院研究团队在功能型棉纱织物研究取得系列进展.jpg

功能型棉纱织物的研究

近期,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环境科学与技术研究室马鹏程带领其高分子复合材料团队,在功能型棉纱织物研究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新进展。研究人员以商业棉布为原料,通过简单的辊压法在棉布表面涂覆了一层高分子共聚物,使得棉布材料对酸碱度和温度具有双重响应性:当pH 值在4.0~8.0时,随着pH值的增大,水溶液通过棉布的流通量减小;当pH 值大于8.0时, 随着pH值的增加,溶液通过棉布的流通量增大。研究人员对上述过程进行了详细研究,发现溶液中离子强度可使涂覆在棉纤维表面的共聚物颗粒粒径发生变化,从而使棉布对水分子具有“化学开关”效应。响应性棉布具有水下超疏油性能,对辛烷、花生油和原油等油滴的水下接触角均大于160°;在室温下以响应性棉布为滤膜,水的流通量为0.027 mL/cm2•s,而在油田采出液温度条件下(50℃)水的流通量为0.40 mL/cm2•s。以响应性棉布为膜材料,通过过滤法可直接实现对原油-水混合物的高效、快速分离,混合物中油含量对分离过程中滤液的流通量影响不大,材料可用于油田采出液的油-水分离过程,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复合材料通讯》(Composites Communications)上。

在此研究基础上,科研人员对新疆本地产棉花纤维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单根棉纤维表面具有一层蜡质结构,这使得单根纤维具有疏水效果,而加工成成品的棉纱织物由于具有丰富的孔结构和多级通道,水可以通过毛细管现象进行扩散,使得材料整体表现为亲水效果。研究人员通过精细调控单根棉纤维的表面形貌和官能团,实现了材料具有类似鱼皮的仿生结构,并赋予材料超亲水性能:芯吸实验结果表明水的平均芯吸速率在经线和纬线方向上均超过5 mm/min,远高于同样测试条件下未处理的棉纱织物(<0.5 mm/min),该结果也表明棉纱织物的透湿性得到显著改善。以超亲水棉纱织物加工而成的滤袋可用于油水混合物的选择性分离:水可以快速滤过而油类可以留在滤袋中,材料具有优异的抗油滴污染/堵塞性能和自清洁效应,可通过过滤法实现含分散油和乳化油的油水混合物的分离。相关结果发表在《先进材料界面》 (Advanced Materials Interfaces) 上。

功能型棉纱织物抗菌性强

针对棉纱织物抗菌性能差、紫外光下易降解等不足,研究人员通过喷涂法在棉纱织物表面引入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处理后的织物对大肠杆菌的抑菌率达到99%以上,与此同时还兼具有力学性能增强、疏水、亲油等多功能性质。棉纱织物对紫外线的阻隔率接近100%,紫外线防护系数超过40,满足纺织品防紫外线相关国家标准。相关机理研究表明,棉纱织物所表现出的多功能性质源于纳米材料表面能、粗糙度和纳米颗粒具有的等离子体共振现象所形成的协同效应。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复合材料科学与技术》(Composit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上。

上述研究工作得到国家“千人计划”、中科院精细化学品产业化联盟等的项目支持。部分材料已经实现批量生产,并在近期获得商业订单。材料有望在原油开采及加工、含油污水处理、抗菌材料、餐饮废弃物回收利用、天然产物萃取分离、室内空气净化等领域取得应用突破。

您可能感兴趣的中国化工网栏目: 化学试剂化学元素化学元素周期表CAS查询
元素商城微信公众号
「一个有逼格的公众号」
相关标签: 材料及新材料纳米材料  
相关专题: 材料
相关阅读:
●  雷清泉团队在绝缘纳米结构材料领域获突破性进展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雷清泉团队在绝缘纳米结构材料领域获突破性进展。近日,青岛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雷清泉院士团队在绝缘纳米结构材料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提出了一种新型超电绝缘体结构原型——维氧化铝纳元胞,此研究在国内外均属首次。 绝缘电介质在电气与信息工程领域具有重要地位,涉及航空航天航海特别是特高压、高铁与大功率储能电器等。绝缘电介质现有的绝缘类型从工程应用方面存在绝缘工作场不强、耐压等......
●  《先进材料》中新学者研究发现“聚合物自生长”效应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中新学者研究发现“聚合物自生长”效应。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与新加坡国立大学合作,在飞秒激光诱导材料加工方面取得新突破。研究人员利用飞秒激光在形状记忆聚合物表面制备可重构结构,发现了新的“聚合物自生长”效应,并利用该效应制备了多样化的可重构功能微结构。 在自然界中有很多生物结构可以对外部激励产生响应。例如章鱼在遇到天敌时,会在皮肤表面收缩产生乳突;向日葵在方向性光照下,茎......
●  《美国化学学会—纳米》科研团队制成世界最薄丝素纳米纤维带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科研团队制成世界最薄丝素纳米纤维带。东华大学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张耀鹏、邵惠丽团队与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教授Benjamin S. Hsiao合作提出了全新的蚕丝多级结构模型,并成功研制世界上最薄丝素纳米纤维带。近日,该成果以全文形式发表于《美国化学学会—纳米》。 作为蚕丝多级结构的基础构筑单元,丝素纳米纤维对人造蜘蛛丝等高性能丝蛋白材料的设计和构筑尤其重要。张......

您确定要从购物车中移除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