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资讯
当前位置:元素商城  >  化工资讯网  >   化工热点资讯   >  《环境科学与技术》同位素技术研究PM1.0中有机气溶胶获进展
《环境科学与技术》同位素技术研究PM1.0中有机气溶胶获进展
2017-07-17 08:55:06来源:元素商城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同位素技术研究PM1.0中有机气溶胶获进展。城市地区有机和黑碳气溶胶的来源问题一直是全球变化、大气科学和环境科学的研究焦点。近来,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边界层物理和大气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LAPC)研究员傅平青、孙业乐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环境中心教授章炎麟共同主导,联合瑞士和日本等研究机构,通过气溶胶不同含碳颗粒的微量放射性碳(14C)测定和气溶胶高分辨质谱等手段,揭示了北京地区亚微米颗粒物(空气动力学直径不大于1微米的颗粒物,PM1.0)中含碳气溶胶的来源和形成过程,在有机气溶胶来源研究上取得了突破进展。

 《环境科学与技术》同位素技术研究PM1.0中有机气溶胶获进展.jpg

研究发现,非化石源(如生物质燃烧、植物排放和烹饪等一次和二次排放源)是北京地区PM1.0中的重要来源,贡献比例在28%和72%之间(平均值是52%);而化石源(如机动车和燃煤)对黑碳(或元素碳)的贡献率可以达到67%-96%(平均值为82%)。这些重要的非化石源有机气溶胶主要来自于生物质燃烧、烹饪源和植物排放等过程产生的一次和二次有机气溶胶。

经过14C源解析模型、气溶胶质谱-正交矩阵模型(AMS-PMF)两者的结合,研究进一步发现冬季和春季非化石源气溶胶主要来自生物质燃烧和烹饪源排放的一次气溶胶,而氧化性有机气溶胶(主要为二次有机气溶胶)则主要来自化石源。而化石源产生的一次有机气溶胶中,燃煤(56%-62%)的贡献要略大于机动车(38%-44%)。

论文还将北京的研究结果与全球大气气溶胶14C-源解析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非化石源对有机气溶胶的重要性不仅在背景地区和郊区中被发现,而且在北半球城市地区也普遍存在。除生物质燃烧和烹饪源等一次排放外,城市非化石源二次有机气溶胶成因机制研究仍需加强多手段、多目标的外场观测和实验机理理论研究,以进一步揭示人为源和非化石源排放污染物的交互作用机制。该研究得到了国家基金委、中科院和中组部千人计划青年项目的资助。

您可能感兴趣的中国化工网栏目: 化学试剂化学元素化学元素周期表CAS查询
元素商城微信公众号
「一个有逼格的公众号」
相关标签: 原料化工中间体  
相关专题: 化学试剂
相关阅读:
●  《自然通讯》氦离子打开整个材料新世界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氦离子打开整个材料新世界。他们通过制造纳米“筛子”来说明他们的发现,这种“筛子”可以帮助将分子分解成前所未有的大小,比人的头发细一万倍。该研究,即由离子辐照形成的超级塑料纳米尺度的孔,近期发表在《自然通讯》上,作者是Morteza Aramesh博士、Mayamei Yashar博士、Annalena Wolff博士和Kostya (Ken)教授。 来自QUT科学与工程学......
●  新工艺崛起 环氧丙烷产业转型渐行渐近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新工艺崛起 环氧丙烷产业转型渐行渐近。据统计国内环氧丙烷现期有效产能在322.1万吨(山东东大8万吨/年装置、山东永大5万吨/年装置因永久性关停尚未统计在内),其中传统氯醇法总产能在174.2万吨,占比54.08%;共氧化法总产能在107.9万吨,占比33.5%;HPPO法总产能在40万吨,占比12.42%。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传统氯醇法占比仍超半数,在国内环氧丙烷现期......
●  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合成方法及用途
化学词典告诉你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合成方法及用途。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光照易聚合,避免与强氧化剂、强酸、强碱接触。易燃,遇明火、高热能燃烧。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避光保存。库温不宜超过30℃。保持容器密封,严禁与空气接触。应与氧化剂、酸类、碱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合成方法1.直接酯化法......

您确定要从购物车中移除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