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资讯
当前位置:元素商城  >  化工资讯网  >   化工热点资讯   >  RNA干扰技术首获批准作为杀虫剂使用
RNA干扰技术首获批准作为杀虫剂使用
2017-07-12 09:14:20来源:元素商城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RNA干扰技术首获批准作为杀虫剂使用。最新消息了解,6月15日,第一个以RNA干扰技术为基础的杀虫剂正式被美环保署批准通过,这标志着一种新的杀虫剂创制技术的出现,无疑会对未来杀虫剂市场造成巨大的影响。

 RNA干扰技术首获批准作为杀虫剂使用.jpg

RNAi转基因玉米即将上市

该技术通过将DvSnf7双链RNA添加到SmartStaxPro转基因玉米中,从而起到杀虫作用,该转基因玉米由孟山都和陶氏合作研发。其中RNA干扰技术来源于孟山都。孟山都估计,到2020年,这款RNAi转基因玉米将在市场上上市。

与传统杀菌剂需要喷施不同,该技术通过将DvSnf7双链RNA编码信息加入到作物本身的DNA中。当西方玉米根虫开始取食植物时,这种植物自己产生的DvSnf7双链RNA能够干扰玉米根虫一个重要的基因,进而杀死害虫。最后一步被称为RNA干扰过程。

西部玉米根虫给北美玉米带来了灾难性的破坏,又被称为“十亿美元害虫”。这种害虫已经逐渐对喷洒农药和Bt蛋白转基因玉米逐渐产生抗性。为了覆盖所有的抗性,SmartStaxPro转基因玉米将会同时拥有Bt蛋白和DvSnf7双链RNA。

RNA干扰特定转基因作物

据介绍,RNA干扰具有高度专一性,它可“沉默”特定物种中的特定基因,同时不伤害其他的物种。植物和动物在自然生长过程可利用RNA干扰来沉默自己的一些基因。科学家曾利用RNA干扰来制造转基因作物,如苹果和土豆。通过RNA干扰将它们的褐变基因沉默之后,它们就不会变棕色了。

本次发布的转基因玉米中的DvSnf7双链RNA实际上是使另外一种生物(西方玉米根虫)的基因沉默了。

这一新产品获得了不同的评价。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的昆虫学家JosephSpencer表示当地种植者看好此产品在防虫方面的应用前景。而美国食品安全中心科学政策分析师BillFreese则表示,他们对美环保署通过RNA干扰技术玉米的决定有些措手不及。美环保署只允许了15天的公众评论,而且该机构没有在联邦公报中公布其所提议的决定。Freese认为,这次史无前例的使用RNA干扰来作为杀虫剂,理应受到更多的公众监督。美环保署是美国三大监管机构中最后认可DvSnf7双链RNA安全性的机构,此前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农业部均已认可其安全性。

伊利诺伊大学昆虫学家Spencer认为尽管有了RNA干扰这一新的工具,仍应该重视作物轮作以及种植非转基因玉米的重要性。他认为Bt抗性的产生,很大的原因是因为Bt转基因玉米的过度种植,应通过正确的种植栽培手段,避免重复Bt过程。

西方玉米根虫仅仅是孟山都开发RNA干扰技术的开始。孟山都首席技术官RobbFraley表示,他们正致力于研发其他的RNA干扰产品,如在一种含有较少饱和脂肪酸的大豆中加入RNA干扰产品,使其能够专一性的杀死螨虫类害虫,而不伤害到蜜蜂。他说,“我将会把RNA放到真正先进的下一代技术系列中,从研究的角度来说,这些技术令我们非常兴奋。”

您可能感兴趣的中国化工网栏目: 化学试剂化学元素化学元素周期表CAS查询
元素商城微信公众号
「一个有逼格的公众号」
相关标签: 农药生产原料农业技术  
相关专题: 农业
相关阅读:
●  硫酸铵的基本用途和相关危害介绍
化学词典为您介绍硫酸铵的化学性质,基本用途及相关危害。纯品硫酸铵为无色透明斜方晶系结晶,水溶液呈酸性。不溶于醇、丙酮和氨。有吸湿性,吸湿后固结成块。加热到513℃以上完全分解成氨气、氮气、二氧化硫及水。与碱类作用则放出氨气。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也可以使蛋白质发生盐析。 硫酸铵的基本用途 硫酸铵是一种优良的氮肥(俗称肥田粉),适用于一般土壤和作物,能使枝叶生长旺盛,提高果实品......
●  毒死蜱作用原理是什么,如何使用?
化学词典告诉你毒死蜱作用原理是什么,应该如何使用,毒死蜱是常用的杀虫剂,由于具有较强的杀虫能力而被广为熟知。下面小编帮大家整理一下关于毒死蜱的作用原理以及使用方法。 毒死蜱作用原理 毒死蜱属中等毒性杀虫剂。对水生生物有极高毒性,可能对水体环境产生长期不良影响。具有胃毒、触杀、熏蒸三重作用,对水稻、小麦、棉花、果树、蔬菜、茶树上多种咀嚼式和刺吸式口器害虫均具有较好防效。混用相容性好......
●  除草剂不良影响会隔代遗传
化学词典告诉你除草剂不良影响会隔代遗传。农药对增加作物产量贡献巨大,但大量使用农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不可忽视。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日前一项新研究发现,在美国广受欢迎的除草剂阿特拉津(Atrazine)对受污染哺乳动物的表观遗传影响巨大。大鼠实验发现,其不良影响会隔代遗传,造成第二代甚至第三代大鼠更易患上多种疾病。 华盛顿州立大学生物学教授迈克尔·斯金纳和同事发现,怀孕的雌性大鼠曝露于阿特拉......

您确定要从购物车中移除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