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资讯
当前位置:元素商城  >  化工资讯网  >   化工热点资讯   >  科学家揭示基因型保守的结核分枝杆菌表型差异的遗传基础
科学家揭示基因型保守的结核分枝杆菌表型差异的遗传基础
2017-05-31 09:19:02来源:元素商城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科学家揭示基因型保守的结核分枝杆菌表型差异的遗传基础。结核病已连续两年超过HIV成为全球第一大传染病。据WHO结核年报报道,2015年全球新增结核病例1040万,死亡180万。另外,目前全球约有三分之一人口(约20亿)为结核菌携带者,感染者中约1/10的人最终会发展为活动性结核。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MTBC)是引发结核病的元凶,其成员在基因组序列上极为保守,一致性超过99%,但是不同谱系的菌株在毒力、宿主适应性等方面存在较大表型差异,这可能是MTBC菌株与不同的宿主之间长期共进化的结果。长期的地理隔离导致了基因型隔离与遗传隔离,从而进一步造成MTBC表型的差异。为了揭示不同MTBC菌株致病性、宿主适应性等表型差异的遗传基础,探寻高度保守的MTBC基因型和多样化表型之间的联系,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基因组科学与信息重点实验室陈非研究组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暨国家结核病临床实验室黄海荣研究组合作,选取了分属不同谱系(包括标准株H37Ra、H37Rv、牛结核、卡介苗)、适应于不同宿主且表现出不同致病性的12株MTBC菌株,借助比较基因组学手段,全面揭示了导致MTBC宿主适应性、毒力和免疫原性差异的遗传基础。

科学家揭示基因型保守的结核分枝杆菌表型差异的遗传基础.jpg 

科研人员通过对感染不同宿主的结核杆菌的比较分析,发现了三类只存在于人源菌株中的基因,包括2个烯酰辅酶A水合酶、5个PE/PPE家族蛋白和8个mce3家族蛋白。这些基因中的绝大多数已被实验证明在结核毒力和免疫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它们在动物源菌株中的特异性缺失极有可能导致结核杆菌宿主适应性差异。通过对MTBC毒力因子的分析发现13个只存在北京系中的SNPs,它们很可能是导致北京系菌株毒力更强的原因之一;对实验室最常用的标准有毒株H37Rv与无毒株H37Ra的比较,发现3个可能导致H37Ra毒力减弱的突变位点,包括已被实验验证的S219L (PhoP)、A219E (MazG) 和1个新发现的I228M (EspK);对动物源有毒株牛结核杆菌和弱毒株(卡介苗及田鼠分枝杆菌)的分析发现,RD1区域的前4个基因而非传统观念所认为的整个RD1区可能是导致动物源结核杆菌毒力减弱的原因。通过对MTBC抗原决定簇的分析发现,北京系菌株特异缺失了4个抗原决定簇,它们的缺失可能导致北京系菌株的免疫逃逸,从而毒性更强。此外,不同宿主的结核杆菌在抗原决定簇上也存在差异,反映了不同宿主的结核杆菌与相应宿主之间特异的免疫反应。

该研究揭示了导致MTBC菌株表型差异的基因组突变,增强了对于MTBC基因组如此保守而表型差异如此显著的理解。此外,在整个MTBC范围内系统地比较基因组学研究为更好地理解MTBC的致病机制奠定了基础,为结核病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检测靶标,进一步促进了针对结核病疫苗的研发。

该成果于2017年3月在线发表于《细胞与感染微生物学前沿》(Front. Cell. Infect. Microbiol.)期刊。该项研究得到中科院百人计划、中科院重点部署项目、重大传染病防治重大专项等资助。

您可能感兴趣的中国化工网栏目: 化学试剂化学元素化学元素周期表CAS查询
元素商城微信公众号
「一个有逼格的公众号」
相关标签: 生物科学生命科学  
相关专题: 肺结核
相关阅读:
●  大数据帮助癌症精准化治疗
元素百科资讯频道:最近几年许多研究机构整理了大范围的癌症组学数据,希望通过这些信息找到驱动癌症发生的分子,并作为药物靶点进行阻断。通过分析了7000多种肿瘤的测序结果,Lopez-Bigas及其同事鉴定除了475个关键的驱动基因,其中有许多是之前没有被报道过,而且对于现有的药物设计具有关键性的启示作用。 主效癌症驱动基因 作者们收集了Cancer Genome ......
●  《自然》科学家用生物标记预测老年痴呆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科学家用生物标记预测老年痴呆。近日,研究人员报告了能够预测大脑中β-淀粉样蛋白沉积物(阿尔兹海默氏症的最早期病理特征)的血浆生物标志物。这些发现展示了血浆生物标志物在预测个体大脑中的β-淀粉样蛋白状态的潜在临床应用。然而,在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之前,还需要开展更多包含纵向数据的有效性研究。 目前,大脑中β-淀粉样蛋白水平只能通过PET成像或测量脑脊液中β-淀粉样蛋白水平来准确......
●  内毒素与外毒素的区别,内毒素检测及去除方法
元素百科资讯频道     本文主要介绍内毒性,及其毒性反应。内毒素是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壁中的一种成分,叫做脂多糖。内毒素只有当细菌死亡溶解或用人工方法破坏菌细胞后才释放出来,所以叫做内毒素。内毒素耐热而稳定,抗原性弱。在100℃的高温下加热1小时也不会被破坏,只有在160℃的温度下加热2到4个小时,或用强碱、强酸或强氧化剂加温煮沸30分钟才能破坏它的生物......

您确定要从购物车中移除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