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资讯
当前位置:元素商城  >  化工资讯网  >   化工热点资讯   >  植物提取物的提取方法及作用
植物提取物的提取方法及作用
2017-05-18 09:26:06来源:元素商城

化学词典告诉你植物提取物的的提取方法及作用。植物提取物指采用适当的溶剂或方法,从植物(植物全部或者某一部分)为原料提取或加工而成的物质,可用于医药行业、食品行业、健康行业、美容行业以及其它行业。

 植物提取物的提取方法及作用.jpeg

植物提取物的提取方法

溶剂提取法

溶剂提取法是用溶剂从固体原料中提取有效成分,所用的溶剂必须具备与所提取的溶质互溶的特性。将植物材料粉碎后,放入适合的容器内,加入数倍量溶剂,可采用浸渍、渗漉、煎煮、回流和连续提取法进行提取。

在溶剂提取法的提取工艺过程中,溶剂的浓度、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的时间会直接影响有效成分的提取率。Cristina Juan等人通过溶剂萃取法提取大米中的赭曲霉素A,用荧光探测法和液相色谱法确定OTA的含量,研究表明在最适宜的料液比、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的情况下,提取物OTA含量最高为4.17ng/g。Monte D. Holt等采用溶剂萃取法从生的和熟的小麦种提取烷基间苯二酚,实验表明采用溶剂萃取法能够节约提取时间。

超声波提取法

超声波提取是利用超声波产生的强烈振动和空化效应加速植物细胞内物质的释放、扩散并溶解进入溶剂中,同时可以保持被提取物质的结构和生物活性不发生变化。超声波提取原理主要为物理过程,是近年来逐渐受到重视的一个较新的提取方法。对多数成分来说,超声波提取方法较常规的溶剂提取能大幅地缩短提取时问,消耗溶剂少,浸出率高,因此具有较高的提取效率。

在超声波法提取工艺过程中,溶剂的选择和浓度、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的时间会直接影响提取率。Ling Zhou等人利用超声波提取法提取五味子,主要研究了超声提取率的影响因素,实验研究得出,提取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随着功率的增大而增大。Hong Van Le等利用超声波提取樱桃中的维生素E和酚类化合物,主要比较了超声提取法和酶提取法在提取时间、提取率上的差异,实验结果表明超声波提取法时间上比酶提取缩短了6倍,超声波提取的提取率是酶提取的2~3倍。钟爱国等利用超声波萃取鲜竹叶中叶绿素的方法,用分光光度计来定量测定所萃取的叶绿素的含量。结果表明:与常用的有机溶剂提取法相比,超声波萃取法不仅萃取率高、速度快、效率高,而且是室温提取,无需加热,节约能源。

植物提取物的作用

(1)芦荟提取物:有很好润滑和保湿作用,还可消炎、抗炎和促进损伤皮肤愈合。

(2)积雪草提取物:具有杀菌、消炎作用,促进血液循环,增加皮肤厚度,用于粗糙、干裂皮肤和唇的护理品。抗皱化妆品。

(3)人参提取物:具有促进肌肤功能、增加皮肤活力、保护皮肤等功能。中医认为,人参有养颜润肤、延年益寿的功能。用于皮肤,具有抗衰老、抗皱的效果。特别适合干性与过敏皮肤。

(4)葡萄柚提取物:具有清新、镇静、舒缓等功能。

(5)山楂提取物:具有活血、活化肌肤、滋养收敛、促进肌肤功能的作用,特别适合油性皮肤。

(6)啤酒花提取物:具有镇静、放松、滋养皮肤的功能,特别适合于中性与易过敏性皮肤。

(7)七叶树提取物:具有活血、促进吸收、增强皮肤活力的功能,特别适合中性与油性皮肤。

(8)马尾草提取物:具有收敛、促进强化皮肤功能的作用,特别适合于油性与过敏的皮肤。

(9)鼠尾草提取物:杀菌消炎、镇静、止痛、调节月经周期。

(10)猕猴桃提取物:富含天然果酸、无机盐、矿物质、糖、维生素C等,具有保湿、护理皮肤等功能。

您可能感兴趣的中国化工网栏目: 化学试剂化学元素化学元素周期表CAS查询
元素商城微信公众号
「一个有逼格的公众号」
相关标签: 医药产业  
相关专题: 中药
相关阅读:
●  减少患有癌症的正确生活方式
元素百科资讯频道:本文主要讲减少患有癌症的正确的生活方式的文章。一直以来大家都是谈癌色变,许多人恐惧癌症。癌症被看作是突发的、惊人的打击,癌症看似是不可避免的疾病,其实癌症远比你想的简单的多,只要你注重生活方式,保持一种健康乐观的生活态度,就可以帮助我们减少患有癌症的风险。现在我们来看看具体的生活方式有哪些吧! 减少患癌症的生活方式有哪些 1.保持健康的体重 这说起来容易做起......
●  碳酸锂的用途和制备方法
化学词典为您介绍:碳酸锂的用途和制备方法。碳酸锂,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Li2CO3,为无色单斜晶系结晶体或白色粉末。密度2.11g/cm3。熔点723℃(1.013*10^5Pa)。溶于稀酸。微溶于水,在冷水中溶解度较热水下大。不溶于醇及丙酮。 碳酸锂的用途 碳酸锂用于制取各种锂的化合物、金属锂及其同位素。还用于制备化学反应的催化剂。半导体、陶瓷、电视、医药和原子能工业也有应用。分......
●  科学家发现认知弹性损伤的潜在机制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科学家发现认知弹性损伤的潜在机制。精神疾病发病是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应激,尤其是发生在生命早期的应激会影响脑的发育过程,显著增加个体成年后罹患精神疾病的风险。这种早期环境因素导致的长期效应,其具体机制目前尚未明确。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临床及基础研究指出,早期应激往往会导致表观遗传指标发生持久性变化,进而改变基因的表达,这种机制很可能介导了成年后持续性的脑与行为的功能性变......

您确定要从购物车中移除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