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资讯
当前位置:元素商城  >  化工资讯网  >   化工热点资讯   >  我国学者提“生物杀菌”新概念 向超级细菌宣战
我国学者提“生物杀菌”新概念 向超级细菌宣战
2017-04-18 10:19:49来源:元素商城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我国学者提“生物杀菌”新概念向超级细菌宣战。不久前,世界卫生组织发表世界上最具耐药性、最能威胁人类健康的“超级细菌”列表“12强”,上“榜”的细菌被世界卫生组织认为急需开发新型抗生素来应对。这是世界卫生组织首次发布类似清单,意味着拉响了“超级细菌”警报。

 我国学者提“生物杀菌”新概念 向超级细菌宣战.jpeg

什么是超级细菌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黄青山教授介绍说, 所谓“超级细菌”,是指对几乎所有抗生素有抗药性的细菌,这种病菌的可怕之处并不在于它对人的杀伤力,而是它对普通杀菌药物——抗生素的抵抗能力。细菌是微生物的一种类型,而微生物是指个体难以用肉眼观察的一切微小生物,主要包括细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生物、显微藻类等。资料显示,细菌共有约4万种,目前已知的有4760种。它们个体微小、种类繁多、与人类关系密切,广泛涉及食品、医药、工农业、环保等诸多领域,有的对人类有益,有的对人类有害。

世界卫生组织的有关资料显示,每年全球死于抗生素耐药的约有70万人。英国抗菌药物评估委员会估计,到2050年,全球将有1000万人遭遇抗生素耐药问题。而我国住院患者的抗生素使用率远远高于30%的国际水平,值得警惕和重视。

向超级细菌宣战

从弗莱明1929年发现青霉素,到1942年青霉素大规模使用,抗生素的出现帮人类解决了很多问题,作为人类健康的卫士,拯救了无数人的生命。如今,随着一个个“超级细菌”的出现,耐药细菌的阵容愈发整齐强大。世界各国也逐渐意识到,抗生素滥用以及耐药细菌的出现正成为全球共同面临的一大严峻危机。

“耐药菌是极其聪明的顽强分子。”黄青山说,当人类使用了抗生素,细菌通常会通过四种途径来巧妙化解危机以求得自我生存,并变得更加顽强。第一种是抗生素外排泵机制,即细菌将抗生素当作敌人赶出去;第二种是抗生素降解酶机制,即细菌通过自己产生的降解酶将抗生素降解掉;第三种是抗生素修饰酶机制,就是在无法降解抗生素的时候,采取一种同化的方式,使抗生素对细菌不具有威胁性;第四种是自我救护机制,即当抗生素阻断细菌生命要道时,细菌能十分聪明地开辟新路线,避开抗生素的锋芒,重新打开自己的生命通道。所以,一般在一个新的抗生素上市后,往往不到两年时间就会出现新的耐药菌,且刺激细菌获得更强的生命力,从而使治疗更加困难。

面对耐药细菌的猖狂进攻,人类向科学寻求手段。1964年,国际上首先发现了一种溶葡萄球菌酶。该酶能直接裂解细菌的细胞壁,作用机理不同于传统抗生素,可迅速将细菌杀灭,对静止期和繁殖期的细菌都有效。上世纪90年代初,黄青山联合中华预防医学会消毒分会常务委员陆婉英教授,率领科研团队在国内外率先提出“生物杀菌”的新概念,即用抗菌酶或抗菌肽取代部分抗生素和化学消毒剂。

令人振奋的是,还在生物酶制剂研发的初级阶段,科研团队就成功救下一名术后“超级细菌”感染患者。

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发布国家抗耐药菌行动计划,中国也一直在积极行动。2015年8月,卫计委修订并发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版)》;2016年8月,14个部委联合发布《遏制细菌耐药国家行动计划(2016—2020年)》;今年2月,农业部制定了《2017年动物源细菌耐药性监测计划》。

在科学界,中国工程院院士夏照帆教授领衔撰写的《我国耐药致病菌及菌群紊乱态势和防控策略研究报告》指出,在基础研究方面应探明耐药菌、耐药基因的分布流行规律,产生与传播的关键因素;在应用研究方面开发新型抗菌药,如生物新型抗菌药物、中药抗菌药;实施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加强兽用抗菌药及兽用饲料监管的长效机制建设。

不过,近10年来,国内外新抗菌药的研发已经进入瓶颈状态,新药上市少,与临床细菌耐药性的快速上升形成了鲜明对比,从而造成某种耐药菌感染无药可用的窘境。目前多国政府、企业和科学家都越来越重视抗菌药物和耐药菌的研究,重点开发具有全新杀菌机制的能高效杀菌、安全无刺激、不易产生耐药、易分解无残留、对环境友好的新型抗菌制剂。

陆婉英与黄青山的团队经过研究发现:重组溶葡萄球菌酶的抗金黄色葡萄球菌效果优于目前常用抗生素,该团队新发现的噬菌体裂解酶AB09、GK抗菌肽也有希望攻克世卫组织公布的耐药性细菌“12强”中的3强。

目前,养殖场已成为耐药菌的重要发源地,动物成为耐药菌和耐药基因的重要贮库(人体病原菌60%以上来源于动物)。由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研究员王建华领衔的创新团队成功创制新型抗生素替代品——新型抗菌抗内毒素双效肽,其安全性高、抗菌性更强,具有很好的新药临床开发优势。

夏照帆院士认为,不断研发新型杀菌机制的抗菌药物,遏制细菌耐药,合理使用传统抗生素是人类努力奋斗的目标。相信通过全世界科学家的努力和各国政府的积极推进,终将用科技战胜“超级细菌”。

您可能感兴趣的中国化工网栏目: 化学试剂化学元素化学元素周期表CAS查询
元素商城微信公众号
「一个有逼格的公众号」
相关标签: 生物科学医药中间体  
相关专题: 生物科学
相关阅读:
●  叶酸的药物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
化学词典为您介绍:叶酸的药物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0.4毫克叶酸用于预防胎儿神经管畸形,斯利安叶酸项目研究,经过全国25万例中美预防神经管畸形合作项目验证,准妈妈在备孕期间就服用0.4毫克叶酸可以下降胎儿神经管畸形率85%,此项结果至今被全球50多个国家广泛应用。0.5毫克叶酸是用来治疗女性贫血,消费者在选择购买时一定要认真看好说明书,根据不同情况进行选择。 叶酸的药物相互作用 维生素C......
●  普鲁卡因是什么?普鲁卡因的作用、临床应用和副作用
普鲁卡因是什么?普鲁卡因的作用有哪些?普鲁卡因的临床应用怎么样?普鲁卡因的副作用有哪些?化学词典里说:普鲁卡因,中文别名奴佛卡因等,英文名Novocaine,CAS:号为59-46-1化学分子式为C13H20O2N2, 分子量为236.33。普鲁卡因为白色结晶或就结晶性粉末,无臭味微苦,随后有麻痒感。 普鲁卡因易溶于水,略溶于乙醇,微溶于氯仿,几乎不溶于乙醚。其水溶液久贮、曝光或受热后易分......
●  问题疫苗事件背后应该引发怎样的思考
化学词典为你介绍针对目前在中国引发关注的“问题疫苗”事件,世界卫生组织免疫学专家表示,“问题疫苗”只是不能预防疾病,并非本身有毒,建议家长应继续通过中国“扩大免疫规划”为子女接种疫苗,预防疾病。问题疫苗是否存在危害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处免疫学专家兰斯·罗德瓦尔德24日对新华社记者表示,存储温度不当或过期的疫苗不会被污染或变得有毒,但也不能保证疫苗继续有效。“问题疫苗”产生的潜在健康风险在于不能预防......

您确定要从购物车中移除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