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资讯
当前位置:元素商城  >  化工资讯网  >   化工热点资讯   >  《纳米快报》二维二氧化硅研究获得新进展
《纳米快报》二维二氧化硅研究获得新进展
2017-02-17 08:54:30来源:元素商城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二维二氧化硅研究获得新进展。北京高压科学研究中心董校和同济大学任捷老师组合作通过理论预测发现了三种新的二维二氧化硅结构。三种新的层状二氧化硅结构均表现出异常的负泊松比,由此而表现出异常而优良的力学性能。

 《纳米快报》二维二氧化硅研究获得新进展.jpeg

二氧化硅材料的应用

二氧化硅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材料,也是人类从石器时代开始使用的使用时间最长的材料。其中二氧化硅的一个最主要的应用为电容器中的介电材料。而电子学告诉我们,电介质越薄其电容就越大。因此对只有几个原子层厚度的二维二氧化硅材料的研究就具有重要意义。

二维二氧化硅结构预测

课题组通过遗传算法预测出了三种新型准二维的SiO2结构。计算发现三种结构都具有负泊松比的特殊性质。“我们日常生活中用到的材料都具有正的泊松比,这就意味着如果你延着一个方向拉伸,在另一个方向上会出现收缩进而出现断裂损坏。但是我们找到的二维SiO2不是这样的,如果你在x方向上拉伸,y方向上不仅不会收缩减小,反而会进一步膨胀。这种材料可以制造完美的安全带,防弹衣,减震材料,消音材料,也可以用于修补因拉伸导致的材料损伤。”本文第一作者高志斌解释。

董校博士认为,SiO2的负泊松比是由于其三维的结构化学规律在低维条件下被破坏造成的。即证明这三种新型的二维SiO2材料的负泊松比来源是低维效应。在三维空间中,晶体结构遵循结构化学定律 — 鲍林定律。然而,在低维如二维空间中,这些定律将不再适用。低维系统中独有的原子排列方式将会给材料带来新颖的性质,这种性质是三维系统中很难看到的。该工作中的二维氧化硅的平面负泊松比来源于特殊的晶格结构对称性与硅氧四面体在低维系统下的耦合造成的,也就是说,二维氧化硅材料的平面负泊松比是由低维效应造成的。

“确实有少数类似的低维材料具有负的泊松比,但是我们的SiO2的负泊松比是五角石墨烯的两倍,是硼烯的三倍。”董校博士进一步补充说。

除此之外,二维的二氧化硅具有所有已发现二维材料中最大的能隙,7.6 eV,是之前报道具有最大电子带隙六方氮化硼 4.7 eV的1.6倍。“我们相当于把二维材料的能隙拓展到了一片新的区域。与热门的半金属性石墨烯,半导体性的MoS2和黑磷不同,二维二氧化硅是现在已知的最绝缘的二维材料”董校博士说到。

材料的透光性与材料的厚度和能隙具有很大关系。结构优化显示,新发现的SiO2要薄于其他准二维材料。 因此,二维二氧化硅可以被认为是实际上已知的最透明的材料。

“二维二氧化硅将在纳米力学和纳米电子学方面具有重要的潜在应用价值,如果这些材料能被合成将会被用于制造更小更薄电容量更大更敏感的电容器,也许会对手机屏幕制造等领域产生重要影响。”董校补充到,“SiO2还在晶体管和异质节制造过程中,被当成绝缘层广泛的使用,所以二维的SiO2可以帮助我们制造更薄更小的晶体管,也可以帮助人们观测低维条件下的量子效应,比如在电子晶体管和异质节中的电子隧穿。”

您可能感兴趣的中国化工网栏目: 化学试剂化学元素化学元素周期表CAS查询
元素商城微信公众号
「一个有逼格的公众号」
相关标签: 原料化工中间体  
相关专题: 化学试剂
相关阅读:
●  氙的制备方法和主要用途
化学词典为您介绍氙,本文主要介绍氙的制备方法和主要用途。 氙的简介 氙,一种气体元素,化学符号:Xe,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无味的稀有气体,熔点:-112℃,沸点:-107.1℃;溶解性:难溶于水。地球大气层中含有痕量的氙。 虽然氙的化学活性很低,但是它仍然能够进行化学反应,例如形成六氟合铂酸氙──首个被合成的稀有气体化合物。自然产生的氙由8种稳定同位素组成。氙还有40多种能够进行放射性衰变......
●  乙酰胺的制备方法及用途
化学词典告诉你乙酰胺的制备方法及用途。乙酰胺别名醋酰胺,分子式是CH3CONH2,乙酰胺化学合成工艺主要是醋酸和氨脱水,也可以由乙酰氯、乙酐或乙酸乙酯和氨作用而得。 乙酰胺的制备方法冰醋酸通氨生成乙酸铵,再经热解脱水而得乙酰胺,经结晶、分离得成品。原料消耗定额:乙酸(99%)1700kg/t,液氨(99%)750kg/t。实验室合成可按下面步骤操作。在5L烧瓶中放入3kg冰醋酸,加入相当......
●  什么是醇脱氢酶,作用机理是什么
化学词典告诉你什么是醇脱氢酶以及醇脱氢酶的作用机理。醇脱氢酶底物专一性较广,亦作用于其他的醇。除酵母外,也广泛存在于高等植物(特别在发芽时活性增强)、动物肝脏、细菌等生物界。 醇脱氢酶是什么醇脱氢酶(英语:Alcoholdehydrogenase,简称ADH),又名酒精去氢酵素,是一组化合物,CAS编号是9031-72-5,存在于人体或其他动物的消化系统内。 酒精在人体内分解,90-95......

您确定要从购物车中移除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