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资讯
当前位置:元素商城  >  化工资讯网  >   新材料资讯   >  胰岛素过敏怎么办,如何解决胰岛素过敏
胰岛素过敏怎么办,如何解决胰岛素过敏
2017-01-10 09:59:45来源:元素商城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胰岛素过敏怎么办,如何解决胰岛素过敏。当口服降糖药不能有效地控制血糖的时候,很多患者都会在医生的建议下使用胰岛素治疗。患者老郭便是其中一位,他在接受一天一次中效人胰岛素配合口服降糖药治疗的方案后,血糖控制非常理想,生活也逐渐回归平静。

但在不久前的一次胰岛素注射后,老郭的这种平静生活被打破了。“注射完后,发现注射部位奇痒无比,出现了皮疹,而且还发红。”老郭赶紧找出一片抗过敏的药物服用,第二天皮疹部位症状基本消退。

抱着侥幸的心理,老郭硬着头皮又打了一针,结果又出现了同样的反应。这下老郭傻眼了,只好把胰岛素停了,来到医院一查,胰岛素特异性抗体都是阳性。

“这基本上就可以确诊为胰岛素过敏。”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李乃适说。

胰岛素过敏怎么办,如何解决胰岛素过敏.jpg

胰岛素会过敏

其实,每个人都有自身独特的免疫系统,并且会对异种物质会产生排斥反应,就像卫兵驱逐外来侵略者一样。而过敏实际上是一种特殊的免疫反应,这种反应让人有强烈的不适感,以引起人的注意。

那么,胰岛素本是自身体内的物质,怎么会发生过敏呢?面对记者的提问,李乃适表示,注射用的胰岛素与体内的胰岛素略微有些区别。“注射用的人胰岛素,虽然分子结构与人体自身产生的胰岛素是一模一样的,但它是处于一种高度浓缩的状态;而体内产生的胰岛素,从胰岛分泌出来进入血液,实际上浓度是非常低的。”

于是,人体的免疫系统本能地将浓缩的胰岛素当作外来的陌生物质,产生排斥反应,从而引起局部皮肤的发红、发痒等不适感。

“就好比一个人在体重增加25公斤以后,即便是熟人会认不出他是谁。”李乃适用这样一个形象的比喻解释。

胰岛素过敏能解决吗?

李乃适表示,胰岛素过敏的治疗迄今为止依然是一个难题。按照变态反应学的原则,最理想的办法是避免接触过敏原,即停止使用胰岛素。

但在我国,大多数使用胰岛素的患者实际上用口服降糖药已经不能达到治疗要求了。而胰岛素过敏的症状又常常难以忍受,瘙痒无比,吃一些抗过敏药往往不能明显缓解,所以陷入一种两难境地。长期以来,解决胰岛素过敏的方法主要是脱敏疗法。

传统的胰岛素脱敏治疗在20世纪40年代就已经出现,其机理非常复杂。简单说来,实际上有些类似于诱导免疫耐受,即通过从极其微量的过敏原开始逐步缓慢增加剂量,使机体逐渐“适应”过敏原的刺激,进而过敏反应的症状减轻甚至基本消失。

但脱敏治疗要每隔15~30分钟就皮下注射一次胰岛素,而且有时还不能一次成功,需要反复进行,病人比较痛苦的。

胰岛素泵能减轻痛苦

20世纪80年代以后,胰岛素泵开始进入临床应用。由于泵的原理是可以精确调节泵入胰岛素的量,于是有人就想到了把这种技术用到脱敏治疗上,一举获得成功。

但患者在成功以后一般需长期使用胰岛素泵治疗。然而,胰岛素泵作为一种精密机械,长期使用也是一种奢侈品,国内很少有人能够用得起。直到2000年以后,各种因素使得胰岛素泵的价格逐渐接近大家能够承受的水平,因而应用较以前大为普及。

“胰岛素泵作为脱敏工具,理论上并不需要长期使用,但却为患者减轻了非常多的痛苦,并且脱敏治疗的成功率似乎还有提高。”李乃适说,胰岛素泵作为一种工具,给脱敏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

您可能感兴趣的中国化工网栏目: 化学试剂化学元素化学元素周期表CAS查询
元素商城微信公众号
「一个有逼格的公众号」
相关标签: 医药产业糖尿病  
相关专题: 糖尿病
相关阅读:
●  科学家首次识别一种用于癌症免疫治疗的新型T细胞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科学家首次识别一种用于癌症免疫治疗的新型T细胞。来自瑞士巴塞尔大学的科学家们首次报告了一种能识别和杀死肿瘤细胞的新型T细胞。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eLife杂志上。 T淋巴细胞(短T细胞)是识别细菌,保护我们的身体免受感染的特殊类型细胞。这种细胞的第二大功能就是驱赶有害细胞,如肿瘤细胞。T细胞能识别肿瘤细胞,因为肿瘤细胞看起来与正常健康细胞不同,通常T细胞是通过T细胞受体(T......
●  氯仿的作用,合成方法,哪里有得卖
化学词典为您介绍氯仿的性质、三氯甲烷(氯仿)的制备合成方法,以及氯仿的作用。氯仿是三氯甲烷的俗名,化学式 CHCl3。无色透明液体。有特殊气味。味甜。高折光,不燃,质重,易挥发。 氯仿是什么? 氯仿纯品对光敏感,遇光照会与空气中的氧作用,逐渐分解而生成剧毒的光气(碳酰氯)和氯化氢。可加入0.6%~1%的乙醇作稳定剂。能与乙醇、苯、乙醚、石油醚、四氯化碳、二硫化碳和油类等混溶、 25℃时......
●  《Plant Physiology》华北理工大学对现代榴莲基因组研究取得新突破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华北理工大学对现代榴莲基因组研究取得新突破。近日,《Plant Physiology》在线发表了王希胤课题组题为“Recursive paleohexaploidization shaped the durian genome”的研究论文。课题组对榴莲基因组进行了重新分析,并与棉花、可可、葡萄基因组进行了比较,发现榴莲的基因组的构成源于一次独有的六倍化事件及一次与其它双子叶植物共有......
热门标签
优惠促销
热销推荐
一次性乳胶手套(标准型)
¥330.00
热销 1864 

您确定要从购物车中移除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