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资讯
当前位置:元素商城  >  化工资讯网  >   新材料资讯   >  《美国科学院院报》科学家揭示抗冻蛋白对冰晶成核的分子机制
《美国科学院院报》科学家揭示抗冻蛋白对冰晶成核的分子机制
2017-01-05 09:19:51来源:元素商城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美国科学院院报》科学家揭示抗冻蛋白对冰晶成核的分子机制。12月28日,记者从中科院化学所获悉,该所绿色印刷院重点实验室研究员王健君与中科院上海应物所副研究员王春雷、研究员方海平和新疆大学教授马纪合作,揭示了抗冻蛋白的不同面对冰核形成分子层面的机制。这一结果发表在近日出版的《美国科学院院报》(PNAS)上。

 《美国科学院院报》科学家揭示抗冻蛋白对冰晶成核的分子机制.jpg

什么是抗冻蛋白

抗冻蛋白是生活在寒冷区域的生物经过长期自然选择进化产生的一类用于防止生物体内结冰而导致生物体死亡的功能性蛋白质,具有“冰结合面”(ice-binding face)和“非冰结合面”(non-ice-binding face)两种不同面。自上世纪60年代首次发现抗冻蛋白以来,科学家对抗冻蛋白调控冰晶成核的确切作用和机制一直存在争议——“抗冻蛋白能促进冰核形成”及“可以抑制冰核生成”两种相反的观点同时存在。

上述中国科学家组成的团队根据抗冻蛋白“冰结合面”和“非冰结合面”具有的截然不同官能团的特性,将抗冻蛋白定向固定于固体基底,选择性地研究了抗冻蛋白冰结合面与非冰结合面对冰核形成的影响。研究表明,抗冻蛋白的不同面对冰核的形成表现出完全相反的效应:冰结合面促进冰晶成核,而非冰结合面抑制冰晶成核。

抗冻蛋白对冰晶成核分子机制研究

他们进一步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了抗冻蛋白的“冰结合面”和“非冰结合面”界面水的结构,发现了“冰结合面”上羟基和甲基有序间隔排列使得冰结合面上形成类冰水合层,促进冰核生成;而“非冰结合面”上存在的带电荷侧链及疏水性侧链,使得非冰结合面上的界面水无序,抑制冰核形成。这一结果揭示了抗冻蛋白对冰成核“Janus效应”分子层面的机制。

相关专家指出,该研究加深了人们对抗冻蛋白分子层面抗冻机制的理解,同时将对仿生合成防覆冰材料和低温器官保存材料具有指导意义。

您可能感兴趣的中国化工网栏目: 化学试剂化学元素化学元素周期表CAS查询
元素商城微信公众号
「一个有逼格的公众号」
相关标签: 化工中间体试剂  
相关专题: 化学试剂
相关阅读:
●  聚醋酸乙烯酯的制备方法以及用途
化学词典告诉你聚醋酸乙烯酯的制备方法以及用途。聚醋酸乙烯酯是乙酸乙烯酯(醋酸乙烯酯)的聚合物。英文缩写为PVAc。简称PVAc,醋酸乙烯酯经聚合生成的聚合物。是无定形聚合物,外观透明、溶于苯、丙酮和三氯甲烷等溶剂。 聚醋酸乙烯酯的制备方法1、由醋酸乙烯在醋酸存在下聚合而成,聚合度以250~600为宜,聚合完成后,树脂中残存的微量催化剂(通常为过氧化物)、单体和(或)溶剂经真空干燥、蒸汽汽......
●  正己醇是什么?正己醇的用途有哪些?
正己醇是什么?正己醇的用途有哪些?根据化学词典的介绍:正己醇的英文名称是:n-Hexyl alcohol ,正己醇又名1-己醇(1-Hexanol);正戊基甲醇n-Amyl methanol(1-羟基己烷(1-Hydroxyhexane)。正己醇可应用于食品、医药等行业。 正己醇是什么? 正己醇的分子式为C6H14O,结构式为CH3(CH2)5OH。 正己醇属于脂肪伯醇,常温常压下......
●  碘化钾合成方法、用途及注意事项
化学词典为您介绍碘化钾合成方法、用途及注意事项。碘化钾为无色结晶或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咸、带苦,微有引湿性,碘化钾在水中极易溶解,在乙醇中溶解。碘化钾片并不能防御外部辐射,也不能防御放射性碘以外的放射性物质伤害。 碘化钾合成方法 1 还原法 由碘与氢氧化钾作用生成碘化钾,碘酸钾,水,之后用还原铁粉还原而得。 2 铁屑法 将铁屑与碘作......
热门标签
优惠促销

您确定要从购物车中移除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