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资讯
当前位置:元素商城  >  化工资讯网  >   生物医药资讯   >  科学界解释埃博拉病毒的危害
科学界解释埃博拉病毒的危害
2014-08-13 17:05:45来源:元素商城

无论什么样的病毒,在人体内繁殖都是有危害的,更何况是目前世界上传染性最强的埃博拉病毒。随着埃博拉病毒的再度爆发,人们开始意识到它的危害,并在寻找各种应对措施。

埃博拉病毒有哪些危害?

一般的病毒是由核糖核苷酸或者脱氧核糖核苷酸和蛋白质外壳构成,而埃博拉病毒则是一般是病毒中的特殊病毒,它的双螺旋结构和二十四面结构决定了它的难以用化学药物解体的特性。人体一旦感染这种病毒,体内细胞就会被其RNA解码,而且这种病毒在繁殖的同时还会自动产生有毒的糖蛋白,与细胞结合,使之迅速死亡。说埃博拉病毒是人类“杀手”并不是空谈,实验表明埃博拉病毒的生物安全指标等级为4级,可以说是目前世界上等级最高的生物了,也就是说这种病毒是最难以控制和防范的。

埃博拉病毒是如何传染的?

埃博拉病毒和艾滋病毒虽然传染方式类似,但是在繁殖速度和入侵方式上还是不尽相同的。艾滋病病毒的安全等级生物2级,致死的几率和时间相对而言还是比较慢的。埃博拉病毒就不一样了,它的致命性,极强的传染性,不可阻断性使它成了人类顽固难以根除的祸患。这个寄生在细胞内的微小感染体,总是想尽一切办法占领它的寄生体,最后侵蚀人体所有细胞,导致死亡。

由于至今尚未研究出专门应对埃博拉病毒的疫苗,所以病毒目前的危害、传染速度和方向也是一个未知的的变数。

您可能感兴趣的中国化工网栏目: 化学试剂化学元素化学元素周期表CAS查询
元素商城微信公众号
「一个有逼格的公众号」
相关标签: 埃博拉病毒最新消息病毒  
相关阅读:
●  急性腹泻与诺瓦克病毒的关系
元素百科资讯频道:本文主要探讨急性腹泻与诺瓦克病毒的关系。国外尤其是发达国家常见急性腹泻, 诺如病毒感染则是此病的主要病原。 2006年12月15日, 日本东京池袋大都会酒店发生怀疑集体食物中毒事件, 有347人集体感染诺瓦克病毒, 引发急性肠胃炎。 2006年冬天, 德国发生了迄今为止最大的急性腹泻, 70% 是由诺如病毒引起。 2006年12月, 美国黄金县30名当地居民......
●  埃博拉病毒传播途径
元素百科资讯频道    本文主要讲的是埃博拉病毒传播途径,也许很多人对于埃博拉病毒还不了解,埃博拉(Ebola virus)又译作伊波拉病毒。是一种十分罕见的病毒,是一种能引起人类和灵长类动物产生埃博拉出血热的烈性传染病病毒,有很高的死亡率,在50%至90%之间,致死原因主要为中风、心肌梗塞、低血容量休克或多发性器官衰竭。   埃博拉病......
●  诺瓦克病毒与非细菌性腹泻
元素百科资讯频道:本文主要探讨诺瓦克病毒与非细菌性腹泻。在我国, 腹泻病是位居第二位的对小儿威胁较大的常见多发病, 其中病毒性腹泻占40%以上, 由诺瓦克样病毒引起的腹泻估计占1/3。 2006年2月下旬在广西大新县某农场发生一起急性胃肠炎疫情, 农场有483人, 72人出现急性胃肠炎症状, 罹患率为14.9%, 结果取其8份样本检测, 全部为诺如病毒。 2007年3月湖南师范大学附属......

您确定要从购物车中移除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