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资讯
当前位置:元素商城  >  化工资讯网  >   新材料资讯   >  全球聚氨酯行业发展预测分析
全球聚氨酯行业发展预测分析
2016-08-29 09:06:50来源:元素商城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全球聚氨酯行业发展预测分析。聚氨酯作为六大合成材料之一,其品种最多、用途最广,近年来发展最快,在不同的领域逐步部分取代其他合成材料。聚氨酯产品以软泡、硬泡、氨纶、弹性体、浆料、鞋底原液、涂料、胶粘剂等各种形式在交通、家具、家电、建筑、鞋服、航空、医疗卫生、体育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全球聚氨酯行业发展预测分析

聚氨酯增长迅速

2014-2015年国外聚氨酯工业进展,虽然在2014-2015年世界经济持续低迷的情况下聚氨酯产业受到一定的冲击,但随着建筑领域、汽车工业、电子设备、新能源和环保产业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拉动了聚氨酯产品的需求。

据中国聚氨酯工业协会报道,全球范围内聚氨酯仍以每年约4.5%的速度增长,其中制冷、鞋业、纺织、休闲等领域的增长率预计可达到5.7%。亚太地区新兴国家因受到下游新应用的支撑,聚氨酯的增长速度达到两位数。

聚氨酯原料进展

美国意慕利油脂化学(Emery Oleochemicals)位于俄亥俄州辛辛那提的生物基多元醇工厂已完成设备安装。该产品能同时兼顾保证高性能和低成本,可用于汽车、家具、床上用品及其他主要家电行业。意慕利与美国生物琥珀(BioAmber)签署协议,BioAmber将供应新型生物基丁二酸系列产品"Impranil",以代替己二酸产品。

巴斯夫成功开发了生物基聚四氢呋喃1000(Poly THF1000),主要用于生产弹性氨纶纤维,也可用于热塑性聚氨酯(TPU)和浇铸弹性体。

科思创在德国多马根建设了一条以二氧化碳为原料的多元醇生产线,年产能达5000吨,生产的创新型多元醇中二氧化碳含量约达20%,首先用于聚氨酯泡沫床垫的生产。

美国亨斯迈公司开发了新型高官能度芳香族聚酯多元醇Terol 649,主要用于聚氨酯硬泡特别是喷涂聚氨酯泡沫塑料的生产。

日本三菱化学公司独家研发出一种新型生物基聚碳酸酯二醇(一种高效能多元醇),其成分与市场上现有的聚碳酸酯二醇完全不同,生产的聚氨酯产品硬度高,具备优异的机械性能、耐低温性、耐化学性以及耐磨性。

华盛顿州立大学开发出使用橄榄油和亚麻籽油等类似的植物油来制造聚氨酯塑料的技术,这种塑料可以应用于从绝缘泡沫板到轮胎、软管和密封剂等各个领域。

日本旭化成化学(AKC)子公司在我国南通新扩建的Duranate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基聚异氰酸酯生产线投产,Duranate HDI基多异氰酸酯产能翻番。聚氨酯产品进展陶氏化学开发出新型海绵记忆枕,这种记忆枕添加了能帮助尽快入眠的清凉凝胶层,并能持久粘附在记忆海绵枕上。粘弹性聚氨酯泡沫和凝胶均使用无味胶黏剂。

BASF成功开发出首款高性能有机气凝胶聚氨酯保温隔热材料Slentite,将胶体干燥后可得到机械性质稳定的有机气凝胶,兼具新建筑项目和翻新整修项目所需前瞻性隔热材料的所有主要性能。

亨斯迈研发出凉爽、透气的聚氨酯软泡RUBIFLEX? Cocoon,应用于床上用品、家具以及座椅领域。该泡沫气筒具有独特的湿度管理功能,进一步提升人体舒适度。

拜耳推出了一种基于霍尼韦尔Solstice液体发泡剂的新型喷涂泡沫,具有良好的隔热绝缘性能,以减少能源损耗。

您可能感兴趣的中国化工网栏目: 化学试剂化学元素化学元素周期表CAS查询
元素商城微信公众号
「一个有逼格的公众号」
相关标签: 工程塑料新工艺  
相关专题: 材料
相关阅读:
●  能否用共混法制备纳米复合材料?
化学词典为您介绍能否用共混法制备纳米复合材料。可以用共混法制备纳米复合材料,共混法是先制得纳米粒子, 然后再与有机高分子材料混合, 具体应用方法又分为以下3种。 溶液共混法 溶液共混法是指在聚合物溶液中加入纳米粒子, 充分搅拌均匀, 除去溶剂后得到纳米复合材料。该方法的缺点是易团聚。 乳液共混法 乳液共混法除以乳液替代溶液外, 其余过程均同溶液共混法, 适用于难溶的聚合物。由于......
●  石墨烯产业虚火太旺 发展受阻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石墨烯产业虚火太旺,发展受阻。与明星材料石墨烯沾边的企业,近期股价大涨,甚至一度涨停。但自从2004年被发现以来,石墨烯至今并没有如科学界所预言“掀起一场席卷全球的颠覆性新技术、新产业革命”。“石墨烯产业发展目前仍主要停留在研发阶段,政策导向对当地石墨烯产业发展具有重大的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也引导着政府和产业资金的流向。”在青岛举办的2016年中国国际石墨烯创新大会上,东旭光电副总......
●  材料化工:溅射法制备纳米材料
化学词典为您介绍溅射法制备纳米材料。利用两块金属板分别作阳极和阴极, 阴极为蒸发用的材料, 在两极内充入氩气(40 ~ 250 Pa),两极内施加的电压为0.3 ~ 1.5 kV 。 由于两电极间的辉光放电使氩离子形成, 在电场的作用下氩离子冲击阴极靶材表面, 使靶材原子从其表面蒸发出来形成超微粒子, 并在附着面上沉积下来。 粒子的大小及尺寸分布主要取决于两电极间的电压、电流和气体压力......

您确定要从购物车中移除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