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资讯
当前位置:元素商城  >  化工资讯网  >   新材料资讯   >  《自然化学》:中科院大化所催化合成氨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自然化学》:中科院大化所催化合成氨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2016-08-29 08:52:53来源:元素商城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中科院大化所催化合成氨研究取得重要进展。8月23日,中科院大连化物所陈萍研究员和郭建平博士带领复合氢化物材料化学研究团队在催化合成氨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提出了“双活性中心”这一催化剂设计理论,并由此开发了过渡金属-氢化锂复合催化剂体系,实现了氨的低温催化合成。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化学》杂志上。

 中科院大化所催化合成氨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过渡金属上氨的催化合成研究

过渡金属上氨的催化合成是多相催化研究中的最具有代表的反应之一,该研究不仅奠定了合成氨的工业基础,而且极大地推动了当代催化和表面科学领域理论和技术的发展。氨的合成是放热反应,由于动力学阻力过大,工业催化合成氨须在高温高压(350-500°C,50-200 atm)下才能有效实施,能耗很高。低温、低压、高效催化剂的开发是降低合成氨能耗的关键,也是近百年来催化工作者追求的目标。

氨的低温催化合成原理

陈萍研究团队创造性地将氢化锂作为第二组分引入到催化剂中,构筑了“过渡金属—氢化锂”这一双活性中心复合催化剂体系,通过如下三个步骤实现了氨的低温催化合成:1.N2分子在过渡金属(TM)表面解离吸附生成TM-N物种;2.LiH与TM-N作用使N原子从过渡金属活性中心向LiH转移生成Li-N-H物种,再生TM活性位;3.Li-N-H物种加氢放氨再生LiH活性位。双活性中心的构筑使N2和H2的活化及N和NH/NH2物种的吸附发生在不同的活性中心上,从而打破了反应能垒与吸附能之间的限制关系,使氨的低温、低压合成成为可能。

实验结果显示,由于LiH的介入,第一周期过渡金属及其氮化物(从VN到Ni)均显示出较高的活性。尤其是CrN-、Mn4N-、Fe-和Co-LiH等,在350°C下其催化活性显著优于现有的铁基和贵金属钌基催化剂。需要指出的是,Fe-LiH和Co-LiH在150°C即表现出可观量的氨合成催化活性,证明了双中心作用机制下氨的低温合成。该复合催化剂体系中,LiH明显不同于传统的碱金属添加剂,即其直接作为活性中心而非电子助剂参与催化过程。这一结果亦为长期具有争议的碱金属助剂在合成氨中的作用机制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

该项工作得到国家杰出青年基金、教育部能源材料化学协同创新中心、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甲醇转化与煤代油新技术基础研究专项基金的资助。

您可能感兴趣的中国化工网栏目: 化学试剂化学元素化学元素周期表CAS查询
元素商城微信公众号
「一个有逼格的公众号」
相关标签: 原料化工中间体  
相关专题: 催化剂
相关阅读:
●  中国农科院作科所科学家成功克隆与解析小麦太谷核不育基因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中国农科院作科所科学家成功克隆与解析小麦太谷核不育基因。太谷核不育小麦是我国科技人员高忠丽于1972年在山西太谷发现的一个显性核不育小麦材料,是由单显性核基因控制的自然突变体,其特点是雄性败育稳定彻底,不受环境条件影响,异交结实率高。它是进行小麦轮回选择的理想材料。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以下简称作科所)自上世纪就开始了对太谷核不育材料的研究,且硕果频出。作科所研......
●  什么是实验室新风系统,有何优势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什么是实验室新风系统以及实验室新风系统的优势。很多人对于新风系统还不太了解,听的最多的应该是家装新风系统,其实家装新风系统和实验室新风系统原理都是一样的,都是为了换取新鲜的空气。 什么是实验室新风系统实验室新风系统是由送风系统和排风系统组成的一套独立空气处理系统,他分为管道式新风系统和无管道式新风系统,管道式新风系统由新风机和多级空气净管道配件组及化过滤网构成,通过新风机......
●  硝酸盐是什么,有哪些测定方法
化学词典告诉你硝酸盐是什么以及具有哪些测定方法,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亚硝酸盐,而对于硝酸盐还很陌生,什么是硝酸盐呢?今天小编就来好好的和大家讲解一下关于硝酸盐的概念以及它的测定方法。 硝酸盐是什么 硝酸盐是硝酸衍生的化合物的统称,一般为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与硝酸根离子组成的盐类。 硝酸盐是离子化合物,含有硝酸根离子NO3-和对应的正离子,如硝酸铵中的NH4+离子。常见的硝酸盐有:......
热门标签
优惠促销

您确定要从购物车中移除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