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资讯
当前位置:元素商城  >  化工资讯网  >   新能源资讯   >  美研发新型锂金属电池:电量是智能手机2倍 续航时间翻一倍
美研发新型锂金属电池:电量是智能手机2倍 续航时间翻一倍
2016-08-26 09:06:16来源:元素商城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美研发新型锂金属电池,电量是智能手机2倍,续航时间翻一倍。北京时间8月24日消息,研究人员称,最新的锂金属电池提供的电量将是目前智能手机、无人机和电动汽车电量的两倍,续航时间也将比现在翻上一番。该电池的研发者、麻省理工学院分立出来的SolidEnergy Systems计划于2017年初将这款电池安装到智能手机和可穿戴设备上,并在2018年之前延伸至电动汽车领域。而到了今年11月,这款电池就可以在无人机上使用了。

 美研发新型锂金属电池:电量是智能手机2倍 续航时间翻一倍

最新锂金属电池续航时间更久

“这款新电池的能量密度是锂离子电池的两倍,因此体积只需锂离子电池的一般大,就能达到相同的放电时间。或者我们也可以让体积不变,续航时间则会比锂离子电池长一倍。”该电池的共同研发者、SolidEnergy公司的CEO 胡启超说道。

一般的电池均使用石墨作为阳极材料,但这款新电池则改用了高能锂金属薄膜,其中含有的离子数量更多,因此提供的电量也更多。通常来说,锂金属电池工作时间较短、也较为不稳定,但研究人员对其进行了改良,将它变成了可充电式电池,使用起来也更为安全。

iPhone 6目前使用的就是锂离子电池,可提供电量为1.8安培小时。而SolidEnergy电池的体积只有前者的一半,电量却高达2.0安培小时。

胡启超指出,在过去几十年中,研究人员一直在试图研发可充电式锂金属电池,但成果寥寥。锂金属很难与电池电解液发生反应。而且,如果要增加电池的安全性,就要牺牲电池的能量性能。

SolidEnergy研发团队使用极薄的锂金属薄膜作为电池阳极,厚度只有传统锂金属阳极的五分之一,比传统的石墨、碳、硅阳极更是薄了几倍、也轻了几倍,这样一来,电池的体积就缩小了一半。研究人员还研发了一种固体和液体混合的电解液,不需要加热就能达到效果。

胡启超表示,他们最终研究出的电池既像锂金属电池一样能量持久,又像锂离子电池一样安全耐用。

新款锂金属电池荣获诸多大奖

2012年,SolidEnergy研发团队赢得了麻省理工价值10万美元(约合66.4万元人民币)的创业大赛一等奖,并且闯进了麻省理工清洁能源大奖的决赛。此外,该团队还在白宫举办的国家清洁能源大奖赛上名列第二。

2015年10月,SolidEnergy首次发布了可充电式锂金属手机电池,获得了超过1200万美元(约合7970万元人民币)的投资。

如果该技术确实可行的话,它将面临着广大的发展前景。目前,电动汽车充满电后可以运行200英里(约合320公里)。胡启超表示,他们研究的电池体积、重量只有传统电池的一半大,但却可以行驶相同的距离。而如果体积和重量保持不变的话,充满电后的行驶距离便可以达到400英里(约合640公里)。

伊隆马斯克于今年六月宣布,特斯拉已经具备了制造单次充电可行驶400英里的电动汽车的能力,但目前生产这种汽车还不具备经济效益。该公司计划在2025年之前研发出单次充电可行驶500公里的汽车。

此外,随着无人机不断渗透进我们的日常生活,如果有了续航时间更长的电池,无人机也许会变得更加普遍。

您可能感兴趣的中国化工网栏目: 化学试剂化学元素化学元素周期表CAS查询
元素商城微信公众号
「一个有逼格的公众号」
相关标签: 可再生能源新能源产业  
相关专题: 能源
相关阅读:
●  生物柴油制备方法及生产工艺流程
化学词典为您介绍生物柴油制备方法以及生物柴油的生产工艺流程,生物柴油是是生物质能的一种,是指以油料作物如大豆、油菜、棉、棕榈等,野生油料植物和工程微藻等水生植物油脂以及动物油脂、餐饮垃圾油等为原料油通过酯交换或热化学工艺制成的可代替石化柴油的再生性柴油燃料。 生物柴油的制备 化学法生产 生物柴油的化学法生产是采用生物油脂与甲醇或乙醇等低碳醇,并使用氢氧化钠(占油脂重量的1%)......
●  新能源汽车电池材料迎来创新革命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2月24日举行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进一步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措施,以结构优化推动绿色发展。会议提出,要加快实现动力电池革命性突破。化工业内人士指出,电池革命其实也是相关电极材料、电解液等化工材料的创新革命,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举措 会议提出了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五项举措,其中之一就是加快实现动力电池的革命性突破。为此,要推动大中小企业......
●  全国LNG价格创新高 进口增速近40%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全国LNG价格创新高,进口增速近40%。10月8日,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的液化天然气(LNG)价格达到了4613元/吨,突破去年“气荒”时创下的高点(4400元/吨)。价格飙升的背后,是今年前8个月,中国天然气进口增速近40%,中国需求的猛增成为推动市场上行的最重要因素。 全国LNG价格创新高液化天然气在价格创纪录的同时,成交量也在突破新高。9月最后一周,上海石油天然气......

您确定要从购物车中移除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