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资讯
当前位置:元素商城  >  化工资讯网  >   生物医药资讯   >  专家呼吁“精准医学”冷思考 忌重蹈“转化医学”的覆辙
专家呼吁“精准医学”冷思考 忌重蹈“转化医学”的覆辙
2016-08-12 09:18:30来源:元素商城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专家呼吁“精准医学”冷思考,忌重蹈“转化医学”的覆辙。近期来自上海交通大学Bio-X研究院的贺林院士等人发表点评文章,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关于“精准医学”的一些现状,并呼吁对精准医学进行冷思考,不要重蹈“转化医学”的覆辙。继2015年美国提出“精准医学(Precision Medicine)”计划之后,“精准医学”已成为我国各大网站、论坛或会议的热门词汇。此时,贺林院士等提出的冷思考值得我们深思。

 专家呼吁“精准医学”冷思考 忌重蹈“转化医学”的覆辙

冷思考之一:趋利的资本与“精准医学”泡沫

政策层面对于精准医疗的鼓励,推高了产业层面的热度,“精准医学”已成为资本投资的热点领域。那么,趋利的资本能否保留“精准医学”的医学初衷,是否会将“精准医学”引向泡沫呢?

逐利是资本的本性,因此风险投资的大量聚集,势必会推高行业的估值,风险投资额越大,泡沫化的可能性越大。“精准医学”概念一经推出,风险投资大量集聚,短短1年多,国内新增了数百家“精准医学”企业或机构,资本市场的活跃度堪比“互联网+”。

以作为精准医疗排头兵的基因测序产业为例,仅2015年,国内外基因检测等精准医疗领域便产生24例金额较大的融资事件,而进入2016年,该领域的融资案例也从未间断。近日,精准医学领域国际知名的NGS公司Illumina 发布的季度财报显示,大部分HiSeqX仪器出售给了中国,其第二季度在中国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长70%,远高于全球11%(包括中国在内)的增长率。资本对于基因测序产业高频青睐和企业疯狂投资NGS领域的现状,不能不让人对该领域的泡沫现象感到担忧。

冷思考之二:精准医学不等同于二代测序

当前受精准医疗风口影响,基因测序在政策、资本和产业层面受到多方支持。从政策层面,国家支持二代测序产业发展及临床应用探索,利好政策频发。从资本和产业层面,近一年来,全国新增数百家高通量测序企业,多家企业密集引入高通量测序仪。根据华大科技近期发布的《中国高通量测序(NGS)市场研究报告(2016)》,目前全球各类高通量测序仪总量近10000台,我国约有1700台,占比高达17%。似乎精准医学与二代测序技术无形间被划上了等号。

那么精准医学是否等于二代测序呢?

从概念上来看,精准医学是指根据每个患者的个体特征“量身定制”治疗方方案。这里面所涉及的学科和疾病众多,个体特征包括DNA水平、RNA水平、蛋白水平等,基因诊断工具从分子水平上解析个体特征,是其关键工具而不是唯一工具。其中,基因检测包括单基因检测、基因panel(组件)和全外显子测序等,其检测手段包括PCR、基因芯片、测序技术等,而二代测序技术仅是其中的一种技术手段。因此,精准医学不等同于二代测序,二代测序仅是实现精准医学的工具之一。

此外,从基因检测的角度上来讲,精准医学的关键不在于某一特定技术,而在于获得精准的个体特征。NGS技术虽然具备高通量及检测未知突变的技术优势,但在检测精准性上还不及目前临床普及度高、简便快速,操作流程化和标准化的PCR技术。虽然PCR技术检测通量有限,但是在目前高通量检测生物信息解读困难和基础研究数据不足的现状下,依然是精准检测的主力。而NGS技术离精准检测还有一定距离,在精准检测方面还远不及传统的PCR技术,因此,精准医学的基因检测不等同于二代测序检测。

您可能感兴趣的中国化工网栏目: 化学试剂化学元素化学元素周期表CAS查询
元素商城微信公众号
「一个有逼格的公众号」
相关标签: 生物科学医药产业  
相关专题: 医药
相关阅读:
●  Nature Cell Biology:夏大研究人员发现调控细胞坏死新机制
元素百科资讯频道:本文主要讲中国科学家发现调控细胞坏死新机制的文章。近日,来自厦门大学生命科学院的研究人员在著名生物学期刊Nature Cell Biology在线发表了他们的最新研究进展,他们发现磷酸酶ppm1b能够通过对Rip3进行去磷酸化,影响细胞程序性坏死。 长期以来,普遍认为细胞程序性死亡是细胞的一种保护性机制,并将细胞程序性死亡与细胞凋亡同等看待,而将......
●  微生物菌胶团形成与调控分子机制研究获进展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微生物菌胶团形成与调控分子机制研究获进展。活性污泥法是市政污水和工业废水净化处理的主流技术,超过90%的市政污水和50%的工业废水处理采用活性污泥法,而微生物菌胶团的形成是活性污泥法成功的关键。菌胶团形成菌所产生的胶质状胞外多聚物(简称EPS)是活性污泥菌胶团形成所必需的“黏合剂”。为此,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邱东茹学科组对微生物菌胶团形成与调控的分子机制开展了深入系统的研究。&......
●  科学家利用水溶胶材料输送缓释药物
元素商城整理编辑:最近来自德州农工大学的科学家利用水溶胶材料开发出新的载药系统。这种载药系统可以利用水溶胶材料上的微孔包载药物并起到缓释的效果。研究人员将一种细胞壁中常见的藻阮酸盐与碳酸钙纳米颗粒结合起来而形成了这一纳米载药系统。 研究人员介绍说这一材料在药物包载和体内成像上都会有重要应用。 而这种纳米材料做为载药系统另一种重要特性是它能够使被包载药物受控缓慢释放以维持药物在体内作用时......

您确定要从购物车中移除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