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资讯
当前位置:元素商城  >  化工资讯网  >   生物医药资讯   >  日本研究使用3D打印技术制成血管等组织可实现神经再生
日本研究使用3D打印技术制成血管等组织可实现神经再生
2016-07-27 10:25:12来源:元素商城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日本研究使用3D打印技术制成血管等组织可实现神经再生。目前,在再生医疗领域,日本多家科研机构在研究使用3D打印技术生产血管等复杂组织。佐贺大学将iPS细胞(人体诱导多功能干细胞)培育出的细胞群打印成管状结构,制成血管。京都大学利用3D打印技术制成包裹着神经的筒状组织,并将其移植到实验鼠身上,实现了神经的再生。日本政府预计到2020年前后,iPS细胞将可用于治疗心脏病等疾病,正在加紧掌握与人体组织形状相近的人造立体组织移植技术。

 日本研究使用3D打印技术制成血管等组织可实现神经再生

iPS细胞应用价值高

iPS细胞不仅被用于治疗眼部的疑难病症,未来还可能被用于治疗心力衰竭和脊髓损伤。在培育用于移植治疗的长血管和立体内脏时,管状和袋状的组织结构常需要使用很多细胞。研究团队认为,既然3D打印技术的原理是层层叠加树脂材料打印成立体作品,如果用细胞代替树脂,也可以打印出立体的组织。

佐贺大学教授森田茂树的研究团队将人类iPS细胞培养出可发育成血管的细胞群,并在多排细针组成阵列的微型基座上层层串起细胞,最后打印出长2厘米,直径5毫米的管状结构。

将管状结构细胞从细针上取下,内部使用培养液贯穿。数天后分化成不同种类的细胞会在内壁形成细胞层,最终形成血管。今后将在猪身上进行血管移植实验。该研究使用了发源于九州大学的新创企业Cyfuse与涩谷工业合作研发的“Bio3D打印机”。

iPS细胞制成血管能促进神经再生

目前有一种治疗心肌梗塞的方法是摘取患者的其他血管来替代被淤塞血管。但这种方法对人体会造成很大的负担,使用人工血管容易造成再次淤塞,因此人们对iPS细胞制成的血管期待很高。

京都大学副教授池口良辅的研究团队使用可分化成皮肤等组织的细胞,制成长8毫米,直径3毫米的管状结构。将其移植到被切除部分神经的实验鼠的创口处,8周后管内产生了神经连接,老鼠恢复行走能力。可见,筒状构造可培育长成神经的细胞,促进神经再生。计划3年后将该技术投入临床研究阶段。

您可能感兴趣的中国化工网栏目: 化学试剂化学元素化学元素周期表CAS查询
元素商城微信公众号
「一个有逼格的公众号」
相关标签: 新工艺纳米材料  
相关专题: 3D打印技术
相关阅读:
●  石墨烯在国外的应用
化学词典编辑谈谈石墨烯在国外的应用。石墨烯值得炫耀的优点有很多,比如超高强度、透光性(因为极薄)和超强导电性,这让它成为了制造可弯曲显示设备和超高速电子器件的理想材料。石墨烯如今已经出现在新型晶体管、存储器和其他器件的原型样品当中。 石墨烯可做缆线 石墨烯不仅可用来开发制造出纸片般薄的超轻型飞机材料、超坚韧的防弹衣,甚至能让科学家梦寐以求的2.3 万英里长太空电梯成为现实。 石墨烯......
●  纳米材料对共存污染物的吸附效应
化学词典为您介绍纳米材料对共存污染物的吸附。纳米材料特别是碳纳米材料由于其巨大的表面积和表面疏水性,对共存污染物尤其是有机污染物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本文主要阐述这个知识点 (纳米材料对污染物的吸附效应)以及目前相关研究的进展、问题与建议。 纳米材料对污染物的吸附效应 纳米材料对污染物的吸附不仅会改变污染物的环境行为,也会影响自身的环境行为。大量研究分析了CNTs 对有机污染物的吸附,包......
●  科学家研制出一种控制分子的新材料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科学家研制出一种控制分子的新材料。多孔材料含有分子间空间或原子之间的空穴。因为这些空洞, 被称为孔隙, 可以储存甚至分离分子, 这些材料在纳米技术领域具有很大的价值。在工业应用中已经具有不容置疑的重要性, 但仍有改进多孔材料性能的余地。 根据《科学》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 科尔多瓦大学无机化学系的研究科学家Rafael Luque和来自华南大学的科学家组成的国际研究小组的......

您确定要从购物车中移除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