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资讯
当前位置:元素商城  >  化工资讯网  >   生物医药资讯   >  中国精准医疗受制国外上游厂商,在全产业链发力仍需时日
中国精准医疗受制国外上游厂商,在全产业链发力仍需时日
2016-07-11 09:02:21来源:元素商城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中国精准医疗受制国外上游厂商,在全产业链发力仍需时日。精准医疗本质上是一种个性化医疗,既包括对疾病的早期筛查、预防和帮助医生做出准确的临床决策,也包括治疗的过程中所提供的一系列服务,比如合理用药、精准外科以及针对重症和疑难杂症的精准的治疗(靶向或免疫)。不过,目前最热的领域还是集中在基于基因测序技术的早筛和治疗上,下面的讨论也将主要围绕着这些问题来展开。

 中国精准医疗受制国外上游厂商,在全产业链发力仍需时日

精准医疗的挑战

要理解精准医疗在中国市场未来的趋势,必须理解精准医疗目前在中国面临的挑战,以及在面对这些挑战的情况下市场将如何应对。

首先,中国企业在精准医疗的技术能力上存在很大的发展瓶颈。这从华大上市所公布的文件中可以清晰地看出来。根据华大的招股说明书显示,2012~2014年,华大基因营收分别为7.9亿元、10.4亿元、11.3亿元,但是,2012?2014年,华大基因归属母公司的净利润分别为8173万元、1.36亿元、2812万元,其中2014年净利润较上年下滑79.3%。2014在营收增长的情况下,净利却出现了大幅度的下滑,主要的原因是Illumina在2014年下半年突然提高了测序试剂的价格,涨幅为55.81%,这严重挤压了华大的利润。由于华大的测序仪主要采购自Illumina,因此其自身的发展严重受制于与上游厂商的议价能力。因为Illumina在业界拥有绝对优势的市场份额,华大这类下游厂商就毫无规避经营风险的能力。

在技术受制的情况下,类似华大这样的企业不是没有想办法去改变,但情况却不理想。由于基因测序技术的研发需要多年,要在短期改变就只能去购买先进技术,这也是为什么在过去几年大量中资公司前往海外收购高技术含量的公司。但这类收购所转化的成果并不理想,比如华大在收购美国公司CompleteGenomics后却没有在短期内推出新产品,却遭到了Illumina新产品对其的禁售。在2015年,华大终于推出了新型桌面化测序系统BGISEQ-500,但具体转化成果仍需看市场接受度。

因此,在中短期内,中国公司的技术能力仍将受制于海外上游厂商,这对发展自身的精准医疗市场始终是一个不可抗的风险,短期内规避的可能性并不大。虽然自主研发和采购其他行业内公司的产品可以作为一个重要手段,但由于主要技术仍受到控制,难以在短期内获得反转。 

精准医疗未来市场的趋势

在分析了精准医疗自身所面临的挑战以后,可以对精准医疗在中短期内的发展趋势做出一个简单的判断。

随着上游厂商进入下游,整个市场都将面临很大的挑战。首先,中国市场的技术研发能力仍不乐观,中短期内仍将受制于国外上游厂商。而且,随着上游厂商进入下游,整个市场都将面临很大的挑战。

比如Illumina创设了新公司Grail,开发癌症早期检测方法,一举进入下游行业。因此,中国企业在基因测序产业上只能更多进入中下游进行测序服务,但这需要依赖设备的大量投入、运营管理和终端维护开发,本质上是一个重资产和重运营的模式。

重资产和重运营最后拼的就是资金实力和服务能力,这也意味着精准医疗尤其是集中在早期筛查行业的服务将是一个快速消耗资本的产业。既然技术在市场上不是主导因素,谁能快速地建立一个庞大而有价值的基因数据库并基于这个数据库开发出有效的评估患者风险和药物疗效的产品,谁就能在市场上领先。随着战略重心向肿瘤筛查和治疗转移,未来3?5年,中国癌症早筛和药物治疗市场将迎来密集的资本消耗,也有可能再造就一个类似华大这样的公司。但由于技术仍然受制于人,未来这类公司的抗风险能力依然偏弱,这将加大市场的波动性。

其次,中国医疗服务体系的变革还暂时无法满足精准医疗的需求。

目前中国的医疗服务体系还是围绕着公立三甲大医院来展开的,资源的错配相当严重,不仅无法形成多层次多机构的有效协同,而且反向也压制了向立体服务演变的可能。在这种情况下,原本应当解决疑难杂症和重症的大医院每天面对的都是小病,这占用了医生大量的时间,对需要个性化医生服务的精准医疗来说是巨大的制约。

对于精准医疗来说,基层的全科医生服务是没有能力作为主导者来提供这类服务的。而且,中国的医疗服务培养体系还不可能马上转换过来,中短期内能够为精准医疗服务的还是现有的经过一定培训的医生。但在大医院人满为患的情况下,大医院的医生的时间和精力也非常有限,他们所能提供的服务也相对有限。如果要寻求规模化发展,优质医生的供给就成为了最大的问题。因此,即使技术获得了较快的发展,服务能力也将严重地制约精准医疗的增长速度。最后,以自费为主的精准医疗将形成自身的产业特色。

总体而言,精准医疗在中国的发展才刚刚起步,整体市场机会较大,特别是在早期筛查领域将会有更多优质的公司涌现。但是,受制于上游的技术能力薄弱和整个医疗服务体系的缺陷,精准医疗在全产业链发力仍需较长的时日。

精准医疗能否获得大发展取决于三点,一是中国公司自身的研发能力能否部分覆盖上游,减缓对国外上游的依赖性;二是中国医疗体系的变革能否在一定时期内形成有效的多层次多机构的协同体系以解决服务供给短缺的挑战;三是支付方的支持力度会有多大,这直接关系到整个产业的规模大小。

您可能感兴趣的中国化工网栏目: 化学试剂化学元素化学元素周期表CAS查询
元素商城微信公众号
「一个有逼格的公众号」
相关标签: 基因生物医学工程  
相关专题: 精准医疗
相关阅读:
●  全球转基因技术研发竞争加剧 未来转基因技术仍大有可为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无论转基因面临多少挑战,遭受多少质疑,在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朱桢看来,“转基因技术仍是育种的主流技术手段。转基因的前沿基础研究,对多学科发展起到牵动作用。通过重大专项的实施,承担单位的育种能力逐渐提高,中上游结合更加紧密。” 在日前召开的“农业前沿生物技术前瞻”圆桌会议上,转基因成为专家们绕不过的热议话题。 全球转基因技术研发创新竞争加剧“转基因技术是......
●  视黄醛的分子结构和作用
化学词典为您介绍:视黄醛的分子结构和视黄醛的作用。视黄醛也称维生素A醛,分子式:C20H28O,是视黄醇氧化后的衍生物。它是由β-胡萝卜素发生氧化断裂生成的。还原得到视黄醇,氧化得到视黄酸。视黄醛是视紫红质的辅基。 视黄醛的分子结构 维生素A是属于萜类化合物,根据它所含异戊二烯的单位数它又属二萜,分子式为C(20)H(32),结构式用文字描述;一个环已烷的结构,在右边平行再画......
●  日本首次利用iPS细胞治疗人类帕金森病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日本首次利用iPS细胞治疗人类帕金森病。日本京都大学9日宣布,该校研究人员已经开展了利用诱导多能干细胞(iPS细胞)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试验,向一名患者脑部移植了由iPS细胞培养的神经祖细胞。这种疗法在全球尚属首次使用。 京都大学医学部附属医院9日在记者会上介绍了这例移植手术。手术于今年10月完成,患者是一名50多岁的男性,被移植的是由他人iPS细胞培养的多巴胺神经祖细胞。......

您确定要从购物车中移除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