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资讯
当前位置:元素商城  >  化工资讯网  >   化工热点资讯   >  《德国应用化学》: 我国学者研发出高性能锰基锂电池材料
《德国应用化学》: 我国学者研发出高性能锰基锂电池材料
2016-04-06 09:27:47来源:元素商城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记者从合肥工业大学获悉,该校张卫新教授课题组与香港科技大学杨世和教授等合作,近期采用新型软化学合成方法研究出一种高性能锰基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放电容量相比现有材料大幅提升。国际化学领域顶级学术期刊《德国应用化学》日前发表了该项成果的学术论文。

 锰基锂电池材料.jpg

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问题

据了解,当前制约电动汽车和电网蓄能等新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在满足安全、环保、成本、寿命等基本条件下,解决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问题。如何提高单位重量的蓄电容量和快速充放电能力,是近年来全球业界研究的热点。

锂离子电池与一维微纳结构结合

近期,合肥工业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张卫新教授课题组与香港科技大学杨世和教授等合作,将均匀一维微纳结构材料的优势与锂离子电池的应用需求相结合,实现了对材料组成、结构与形貌的有效调控,成功制备出一系列富锂、三元、高电位镍锰等一维微纳结构锰基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表现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

实验表明,均匀一维微纳结构富锂材料10小时缓慢放电容量达到每克近300毫安时,6分钟快速放电容量达到每克150毫安时,相比现有锂电池材料,放电容量得到大幅提升,且制作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反应溶剂可回收再利用,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前景。

                                                                                                    责任编辑:qxl

你可能感兴趣的中国化工网栏目:化学试剂 ,化学元素化学元素周期表CAS查询


您可能感兴趣的中国化工网栏目: 化学试剂化学元素化学元素周期表CAS查询
元素商城微信公众号
「一个有逼格的公众号」
相关标签: 太阳能新能源产业  
相关专题: 电池
相关阅读:
●  美研究人员利用细菌发电或可颠覆传统太阳能发电方式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美国宾汉顿大学的研究人员首次通过将9个细菌太阳能电池连接到一个微流体生物太阳能板上,持续获得了最大功率5.59瓦的清洁电力,这一研究成果有望颠覆传统太阳能发电方式。该研究报告发表在最新一期《传感器与执行器B—化学》杂志在线版上。 新的生物太阳能研究目前,新的生物太阳能研究重点之一是利用几乎在地球每个陆地和水生生物栖息地都能发现的蓝藻作为可持续能源的资源。去年,该研究团队......
●  太阳能发电在我国的发展和利用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太阳能发电在我国的发展和利用。太阳能(solar energy),是指太阳的热辐射能(参见热能传播的三种方式),主要表现就是常说的太阳光线。在现代一般用作发电或者为热水器提供能源。太阳能利用在我国的发展很快。 太阳能资源条件 我国地域广阔,太阳能资源丰富,平均日辐射量在4kW·h/(m2gd)以上,其中宁夏和甘肃北部、新疆东部、青海西部和西藏西部等地是我国......
●  环保政策下“煤改气”成为大势所趋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环保政策下“煤改气”成为大势所趋。进入2016年,环保政策进一步趋严、天然气成本下降、“煤改气”建站企业免费提供设备等多重因素助力燃煤锅炉改气(简称“煤改气”)继续推行。另外,4月初,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印发2016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提出2016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43.4亿吨标准煤左右,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13%左右,天然气消费比重提高到6.3%左右,煤炭消费比重下......

您确定要从购物车中移除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