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资讯
当前位置:元素商城  >  化工资讯网  >   化工热点资讯   >  屠呦呦瑞典演讲:青蒿素的发展历程
屠呦呦瑞典演讲:青蒿素的发展历程
2015-12-09 09:09:49来源:元素商城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12月7日下午1点,瑞典卡洛琳斯卡医学院医学礼堂举行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演讲,中国首位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屠呦呦,日本科学家大村智和美国爱尔兰籍科学家威廉·坎贝尔分别就自己的研究成果发表演讲。屠呦呦在演讲中介绍了自己获奖的科研成果,赞扬了中国科学家的团队精神,并呼吁全球科学家对疟疾病毒已经对青蒿素产生了抗药性多加关注并研究解决方案。

屠呦呦演讲

屠呦呦演讲全过程

屠呦呦教授用大部分的时间和大家分享了青蒿素从发现、实验、提取到合成的全过程。她说,历经300多次实验,190多个样品,2000多张卡片和大量文献,研究团队设计了多种提取方法,终于在1971年从黄花蒿中发现抗疟有效提取物。1972年,他们将这种无色的结晶体物质,命名为“青蒿素”。

屠呦呦教授介绍,70年代,中国的科研条件比较差,为供应足够的青蒿素有效部位用于临床,曾用水缸做提取容器,由于缺乏通风设备,又接触大量溶剂,导致很多科研人员的健康受到了影响。为了尽快上临床,在动物安全性评价的基础上,我和科研团队成员,自身服用有效部位提取物,以确保临床病人的安全。

在整个演讲过程中,屠呦呦教授一直强调,这份荣誉来源于研究团队的共同努力,而浩瀚的传统中医药典籍,也成为启发自己攻克难关的无尽宝藏:

屠教授说,中国传统中医药是一个丰富的保藏,值得我们多加思考,发掘与提高。关于青蒿入药,中国最早见于马王堆3号汉墓的古书《五十二病方》。以后的《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等典籍,都有青蒿治病的记载。当年我面临研究困境时,又重新温习中医古籍,联想到了提取过程可能需要避免高温,由此改用低温提取方法。

在演讲的最后,屠呦呦教授指出,目前全球仍有33亿人面临疟疾的风险,其中12亿人处于高危状态。因疟疾而死亡的患者,78%是5岁以下的儿童。一些患者仍得不到治疗、一些地区开始出现青蒿素抗药性,是眼下迫在眉睫需要重视和解决的问题,疟疾对世界公共卫生依然是一个严重挑战。得不到ACT(方案)治疗的疟疾患儿仍然达到5600万-6900万之多,在大湄公河地区,包括吉普赛、老挝、缅甸、泰国和越南,恶性疟原虫已经出现对于青蒿素的抗药性,在非洲少数地区,也出现了抗药性。这些情况都是研究中的警示,遏制青蒿素抗药性的任务迫在眉睫。

屠呦呦赠送青蒿抗书籍

根据惯例,每一位诺贝尔奖得主都被要求在诺贝尔博物馆中捐赠一件自己的特色物品,供日后展出。昨天,我国首位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在这里留下一本书:《青蒿抗疟研究(1971-1978)》,它是屠呦呦团队早年抗疟研究的总结,并记载了青蒿素的发展历程。

在2015年“诺贝尔周”系列活动里,10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将齐聚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考虑到屠呦呦教授的年龄和身体状况并应本人请求,诺贝尔基金会精简了屠老的行程。除了此前参加的新闻发布会和主题演讲,接下来几天,屠呦呦教授最重要的活动便是出席当地时间10号晚举行的颁奖仪式和晚宴。届时,她将从瑞典国王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手里接过诺贝尔奖证书和奖章。

                                                                                                       责任编辑:qxl

你可能感兴趣的中国化工网栏目:化学试剂 ,化学元素表化学元素周期表口决化学元素周期表读音化学元素周期律化工词典cas号查询

您可能感兴趣的中国化工网栏目: 化学试剂化学元素化学元素周期表CAS查询
元素商城微信公众号
「一个有逼格的公众号」
相关标签: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相关阅读:
●  2017年诺贝尔化学奖,花落谁家?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2017年诺贝尔化学奖,花落谁家。前不久,科睿唯安发布了2017年的各奖项“引文桂冠奖”。自2002年以来,45位获得“引文桂冠奖”的科学家荣膺诺贝尔奖,因此该奖被认为是“诺奖风向标”。北京时间10月2日起,诺贝尔奖委员会将陆续宣布获得2017年各分类奖项的得主。 获奖预测是多年来的“传统”节目,各类分析平台、权威机构及个人博客都在为自己“选中”的名单列举获奖理由。“引文......
●  自然科学一等奖涉嫌抄袭:引发网友众多质疑
元素百科资讯频道:本文主要讲了中南大学校长及其团队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引发的质疑的文章。1月9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学校长张尧学及其团队以“网络计算的模式及基础理论研究项目”获得空缺多年的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2月2日,有网友发帖称获得201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的张尧学及其科研团队的获奖项目实为“远程桌面项目”,且涉嫌抄袭国外IT工程师上......
●  中国结晶牛胰岛素为何无缘诺贝尔奖
元素百科资讯频道:本文主要讲的是关于中国结晶牛胰岛素为什么无缘诺贝尔奖的原因,结晶牛胰岛素作为上世纪中国的重大的科研成果。在中国人心目中,这是一项可以获得诺贝尔奖的杰作。但事实却未能如我们所愿,因为诺贝尔奖有一个要求,那就是必须完全创新的成果。 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历史重现 1965年9月17日,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研究所等单位,经过六年多的艰苦工作,在世界上第一次用人工方法合成了......

您确定要从购物车中移除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