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资讯
当前位置:元素商城  >  化工资讯网  >   新材料资讯   >  硫酸铵沉淀法有哪些,沉淀原理是什么
硫酸铵沉淀法有哪些,沉淀原理是什么
2015-10-29 09:19:00来源:元素商城

化学词典为告诉你硫酸铵沉淀法以及硫酸铵沉淀原理的内容,硫酸铵又名硫铵,纯品为无色斜方晶体,工业品为白色至淡黄色结晶体。一般用作农用肥料,适用于各种土壤和作物。还可用于纺织、皮革、医药等方面。

硫酸铵沉淀法

硫酸铵沉淀法

以腹水或组织培养上清液为例来介绍抗体的硫酸铵沉淀。各种不同的免疫球蛋白盐析所需硫酸铵的饱和度也不完全相同。通常用来分离抗体的硫酸铵饱和度为33%—50%。

(一)配制饱和硫酸铵溶液(SAS)

1.将767g(NH4)2SO4边搅拌边慢慢加到1升蒸馏水中。用氨水或硫酸调到硫酸pH7.0。此即饱和度为100%的硫酸铵溶液(4.1mol/L,25°C)。

2.其它不同饱和度铵溶液的配制

(二)沉淀

1.样品(如腹水)20000′g离心30min,除去细胞碎片;

2.保留上清液并测量体积;

3.边搅拌边慢慢加入等体积的SAS到上清液中,终浓度为1:1

4.将溶液放在磁力搅拌器上搅拌6小时或搅拌过夜(4°C),使蛋白质充分沉淀。

(三)透析

1.蛋白质溶液10000′g离心30min(4°C)。弃上清保留沉淀;

2.将沉淀溶于少量(10-20ml)PBS-0.2g/L叠氮钠中。沉淀溶解后放入透析袋对

PBS-0.2g/L叠氮钠透析24-48小时(4°C),每隔3-6小时换透析缓冲液一次,以彻底除去硫酸氨;

3.透析液离心,测定上清液中蛋白质含量。

四,应用提示

(一)先用较低浓度的硫酸氨预沉淀,除去样品中的杂蛋白。

1.边搅拌边慢慢加SAS到样品溶液中,使浓度为0.5:1(v/v);

2.将溶液放在磁力搅拌器上搅拌6小时或过夜(4°C);3.3000′g离心30min(4°C),保留上清液;上清液再加SAS到0.5:1(v/v),再次离心得到沉淀。将沉淀溶于PBS,同前透析,除去硫酸氨;

4.上清液再加SAS到0.5:1(v/v),再次离心得到沉淀。将沉淀溶于PBS,同前透析,除去硫酸氨;

5.杂蛋白与欲纯化蛋白在硫酸氨溶液中溶解度差别很大时,用预沉淀除杂蛋白是非常有效

(二)为避免体积过大,可用固体硫酸氨进行盐析(硫酸氨用量参考表1);硫酸氨沉淀法与层析技术结合使用,可得到更进一步纯化的抗体。

硫酸铵沉淀原理

硫酸铵沉淀法可用于从大量粗制剂中浓缩和部分纯化蛋白质。用此方法可以将主要的免疫球从样品中分离,是免疫球蛋白分离的常用方法。高浓度的盐离子在蛋白质溶液中可与蛋白质竞争水分子,从而破坏蛋白质表面的水化膜,降低其溶解度,使之从溶液中沉淀出来。各种蛋白质的溶解度不同,因而可利用不同浓度的盐溶液来沉淀不同的蛋白质。这种方法称之为盐析。盐浓度通常用饱和度来表示。硫酸铵因其溶解度大,温度系数小和不易使蛋白质变性而应用最广。

                                                                                                       责任编辑:qxl

你可能感兴趣的中国化工网栏目:化学试剂 ,化学元素表化学元素周期表口决化学元素周期表读音化学元素周期律化工词典cas号查询

您可能感兴趣的中国化工网栏目: 化学试剂化学元素化学元素周期表CAS查询
元素商城微信公众号
「一个有逼格的公众号」
相关标签: 原料化工中间体  
相关专题: 化工中间体
相关阅读:
●  化学实验室仪器:什么是广口瓶,集气瓶和广口瓶的区别是什么
化学词典告诉你什么是广口瓶以及集气瓶和广口瓶的区别,广口瓶和集气瓶都是化学实验中经常会用到的一种玻璃仪器。从外观上来看,这两者并无差别,但是这两者的用途却是各不相同。下面就来简单介绍一下集气瓶和广口瓶的区别。 什么是广口瓶广口瓶是用于盛放固体试剂的玻璃容器,有透明和棕色两种,棕色瓶用于盛放需避光保存的试剂(例如硝酸银等大部分硝酸盐)。广口瓶一般用于存放试剂,瓶口内部磨砂,用于与瓶塞配合使......
●  《自然—通讯》:硫化物竟是钻石的“好朋友”?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硫化物竟是钻石的“好朋友”?根据21日发表在英国《自然—通讯》杂志上的一项地质学研究,地幔中硫化物的氧化反应可能会诱发钻石的形成。这项发现构成了一个直接证据,可以证明钻石是在地幔中硫化物之上成核形成的。 钻石形成原理钻石是在地球深部高压、高温条件下形成的一种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晶体,钻石中包裹的细小矿物和流体,可以用于观察地球内部深处发生的事情。在各种地质构造中,钻石通常......
●  无水乙醇制备新工艺及用途
化学词典为您介绍无水乙醇制备新工艺以及无水乙醇用途,无水乙醇是一种无色澄清液体。有灼烧味。易流动。极易从空气中吸收水分,能与水和氯仿、乙醚等多种有机溶剂以任意比例互溶。 无水乙醇制备新工艺 合成方法 20世纪30年代以前,发酵法是乙醇的唯一工业生产方法。随着石油化工的迅速发展,合成法乙醇的产量越来越大。但合成法乙醇中夹杂的异构高碳醇,对人的高级神经中枢的麻痹作用,不适宜用作饮......

您确定要从购物车中移除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