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资讯
当前位置:元素商城  >  化工资讯网  >   生物医药资讯   >  微生物所白色念珠菌形态发生和致病性研究取得突破
微生物所白色念珠菌形态发生和致病性研究取得突破
2014-04-14 16:41:17来源:元素商城

元素商城整理编辑: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真菌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黄广华课题组在白色念珠菌中发现了一种新的形态,称之为 “Gray” 形态(the gray phenotype)。“Gray” 形态与上个世纪80年代发现的 “White” 和 “Opaque” 形态可以相互转换,并形成一种 “white-gray-opaque” 三稳态的转换系统。很大一部分被测试的菌株都能进行这种三稳态形态转换,说明该转换系统普遍存在于临床菌株中。“Gray” 形态与 “White” 和 “Opaque” 形态的白色念珠菌在细胞形态、交配能力和致病性等方面有明显的区别。“Gray”细胞为杆状、形态较小,“White” 细胞为椭球形、中等大小,而 “Opaque”细胞较大、也呈杆状。“Gray”细胞交配能力介于“White” 和 “Opaque”细胞之间。胞外分泌性的天冬氨酰蛋白酶(Saps)是白色念珠菌中主要的毒性因子,尤其在皮肤和黏膜感染中起重要作用。

在蛋白质或皮肤组织的诱导下,“Gray”细胞分泌胞外天冬氨酰蛋白酶的能力最强。因此,在皮肤和黏膜感染中,“Gray”细胞致病力最强。在系统感染中,“White” 细胞致病力最强,“Gray”和 “Opaque”细胞较弱,这可能是由于“White” 细胞具有较强的菌丝生长能力。转录组分析表明,三种不同形态细胞各种表达谱明显不同,并各自表达一系列独特的形态特异性相关基因。在三种形态相互转换的调控中,转录因子Efg1和Wor1起关键的作用。EFG1是维持“White” 细胞稳定必需的基因,而WOR1是维持“Opaque” 细胞稳定必需的基因。同时敲除EFG1和WOR1则可以将细胞锁定在“Gray”细胞状态。因此,Efg1和Wor1协同调控“white-gray-opaque”三稳态转换系统的运转。该研究揭示了一种全新的白色念珠菌致病形态,丰富了对该菌形态多样性和致病特性的认识,提出了“三稳态”系统概念,将为进一步揭示致病菌与宿主相互作用的机理,寻找新型抗真菌药物靶点提供理论依据。

生物应对环境变化和生存的能力与其独特的生物学特征密切相关。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是人体内常见的一种机会性致病真菌。由于抗生素的滥用、艾滋病的流行、癌症化疗和器官移植等新的医疗技术的应用,导致有免疫系统缺陷的人大量增加。因此也导致以白色念珠菌为主的真菌感染成为我国及全世界日益严重的问题。白色念珠菌的最重要的生物学特征就是形态的可塑性和多样性。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白色念珠菌应对宿主体内环境变化的能力和致病能力与其形态多样性密切相关。

微生物所白色念珠菌形态发生和致病性研究取得突破

您可能感兴趣的中国化工网栏目: 化学试剂化学元素化学元素周期表CAS查询
元素商城微信公众号
「一个有逼格的公众号」
相关标签: 微生物  
相关阅读:
●  细胞培养耗材有哪些,需要哪些步骤
化学词典告诉你细胞培养耗材以及步骤。细胞培养泛指所有体外培养,其含义是指从动物活体体内取出组织,于模拟体内生理环境等特定的体内条件下,进行孵育培养,使之生存并生长。细胞培养工作现已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医学、新药研发等各个领域,成为最重要的基础科学之一。 细胞培养耗材一、玻璃器材培养皿、滴流瓶、刻度吸管、离心管、培养瓶、烧杯、量筒、三角烧瓶二、塑料器材多孔培养板、培养皿、培养瓶三、橡皮器材橡......
●  科学家首次发现藻类基因的中和作用能避免珊瑚白化之谜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科学家首次发现藻类基因的中和作用能避免珊瑚白化之谜,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15日宣布,科学家首次发现藻类基因的“中和”作用能够解释为何一些珊瑚能够承受海洋温度升高,并避免珊瑚白化现象。 共生藻与热带珊瑚互惠共生热带珊瑚和寄居于其体内的藻类是互惠共生关系。微小的共生藻通过光合作用,成为珊瑚90%以上的食物来源。没有了这些藻类,热带珊瑚也无法继续生存。 共生藻受到海水升温的......
●  美国启动“国家微生物组计划 ,微生物组成科技革命新宠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美国白宫当地时间5月13日宣布启动“国家微生物组计划,这是奥巴马政府继脑计划、精确医学、抗癌“登月”之后推出的又一个重大国家科研计划,农业是NMI计划的重要部分。美国政府为此投入1.21亿美元的资金支持,比尔盖茨基金(BMGF)也为此设立1亿美元的专项基金,还有很多公益基金和高校为此投入数百万美元,总计在5亿美元。微生物组研究已经成为国际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战略“高地”。 ......

您确定要从购物车中移除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