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资讯
当前位置:元素商城  >  化工资讯网  >   生物医药资讯   >  紫杉醇是什么?紫杉醇的相关信息介绍
紫杉醇是什么?紫杉醇的相关信息介绍
2015-06-09 11:07:38来源:元素商城

化学词典为您介绍紫杉醇。本文主要介绍紫杉醇的简介、紫杉醇的功用作用、紫杉醇的药理毒理、紫杉醇的药代动力学、紫杉醇的用法用量、紫杉醇的注意事项以及紫杉醇的不良反应。

紫杉醇的简介

产品名称:紫杉醇

英文名称:Paclitaxel

产品别名:泰素,紫素,特素

化学名称:5β,20-环氧-1,2α,4,7β,10β,13α-六羟基紫杉烷-11-烯-9-酮-4,10-二乙酸酯-2-苯甲酸酯-13[(2’R,3’S)-N-苯甲酰-3-苯基异丝氨酸酯]

分子式:C47H51NO14

分子量:853.92

CAS:33069-62-4

产品来源:为红豆杉科植物红豆杉的干燥根、枝叶以及树皮。

规格含量:99.6%

物理性质:白色结晶体粉末。无臭,无味。难溶于水,易溶于氯仿、丙酮等有机溶剂。

纯度:99-100%,以无水无溶剂的干燥品计。

有关物质:相关物质总≤2.0%

有机挥发性杂质:符合美国药典(USP)和中国药典(CP)有机挥发性杂质要求。

比旋度:[α]20 D=-49.0°~55.0°(10mg/mL的甲醇溶液),以无水无溶剂的干燥品计。

水分:≤4.0%

炽灼残渣:≤0.2%。

重金属:≤0.002%

微生物限量:≤100cfu/g paclitaxel;符合对金黄色葡萄状菌、绿脓杆菌、沙门氏菌、大肠杆 菌的无菌试验要求。

紫杉醇的功用作用

通过Ⅱ-Ⅲ临床研究,紫杉醇主要适用于卵巢癌和乳腺癌,对肺癌、大肠癌、黑色素瘤、头颈部癌、淋巴瘤、脑瘤也都有一定疗效。

紫杉醇的药理毒理

本品是新型抗微管药物,通过促进微管蛋白聚合抑制解聚,保持微管蛋白稳定,抑制细胞有丝分裂。体外实验证明紫杉醇具有显著的放射增敏作用,可能是使细胞中止于对放疗敏感的G2和M期。

紫杉醇的药代动力学

静脉给予紫杉醇,药物血浆浓度呈双相曲线。本品蛋白结合率89%~98%,紫杉醇在肝脏代谢。紫杉醇主要在肝脏代谢,随胆汁进入肠道,经粪便排出体外(>90%)。

紫杉醇的用法用量

一般临床使用紫杉醇的程序如下:

1、先询问病人有无过敏史,并查看白细胞及血小板的数据。有过敏史者及白细胞/血小板低下者应慎用。

2、由于此药可引起过敏反应,在给药12小时和6小时前服用地塞米松20mg,给药前30~60分钟给予苯海拉明50mg口服及西咪替丁300mg静脉注射。

3、常用紫杉醇的剂量为135~175mg/m2,应先将注射液加于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液500~1000ml中,需用玻璃瓶或聚乙烯输液器,应用特制的胶管及0.22μm的微孔膜滤过。

4、滴注开始后每15分钟应测血压、心率、呼吸一次,注意有无过敏反应。

5、一般滴注3小时。

6、注药后每周应检查血像至少2次,3~4周后视情况可再重复。

本品可与顺铂、卡铂、异环磷酰胺、氟尿嘧啶、阿霉素、VP-16等联合应用,血像低下时应用G-CSF,或紫杉醇加G-CSF预防给药。

紫杉醇的注意事项

1、血液学毒性:为限制剂量提高的主要因素,一般在白细胞低于1500/mm3时应辅助应用G-CSF,血小板低于30,000/mm3时应输成分血。

2、过敏反应:除了预处理外,如只有轻微症状如面潮红、皮肤反应、心率略快、血压稍降可不必停药,可将滴速减慢。但如出现严重反应如血压低、血管神经性水肿、呼吸困难、全身荨麻疹,应停药并给以适当处理。有严重过敏的病人下次不宜再次应用紫杉醇治疗。

3、神经系统:最常见为指趾麻木。有约4%的病人,特别是高剂量时可出现明显的感觉和运动障碍及腱反射减低。曾有个别报告在滴注时发生癫痫大发作。

4、心血管:一过性心动过速和低血压较常见,一般不需处理。但在滴注的第一小时应严密观察,以后除有严重传导阻滞的病人不必每小时观察一次。

5、关节和肌肉:半数左右的病人在用药后2~3天会感到关节和肌肉疼痛,与所用剂量相关。一般在几天内恢复。在给予G-CSF的病人肌肉痛会加重。

6、肝胆系统:由于紫杉醇大部由胆汁中排出,对有肝胆疾病的病人应谨慎观察。在数千例的资料中约8%的病人有胆红素升高,23%的病人碱性磷酸酶升高,18%有谷草转氨酶升高。但当前尚无资料说明紫杉醇对肝功有严重损害。

7、其他:消化道反应虽常见但一般不重,少数可有腹泻和粘膜炎。轻度脱发也较常见。

紫杉醇是什么?紫杉醇的相关信息介绍

紫杉醇的不良反应

1、过敏反应:发生率为39%,其中严重过敏反应发生率为2%。多数为1型变态反应,表现为支气管痉挛性呼吸困难,荨麻疹和低血压。几乎所有的反应发生在用药后最初的10分钟。

2、骨髓抑制:为主要剂量限制性毒性,表现为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降低少见,一般发生在用药后8~10日。严重中性粒细胞发生率为47%,严重的血小板降低发生率为5%。贫血较常见。

3、神经毒性:周围神经病变发生率为62%,最常见的表现为轻度麻木和感觉异常,严重的神经毒性发生率为6%。

4、心血管毒性:可有低血压和无症状的短时间心动过缓。肌肉关节疼痛:发生率为55%,发生于四肢关节,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呈剂量依赖性。

5、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腹泻和黏膜炎发生率分别为59%,43%和39%,一般为轻和中度。

6、肝脏毒性:为ALT,AST和AKP升高。

7、脱发:发生率为80%。

8、局部反应:输注药物的静脉和药物外渗局部的炎症。

你可能感兴趣的栏目:化学试剂网 ,化学元素表化学元素周期表口决化学元素周期表读音化学元素周期律化工词典中国化工网

您可能感兴趣的中国化工网栏目: 化学试剂化学元素化学元素周期表CAS查询
元素商城微信公众号
「一个有逼格的公众号」
相关标签: 医药中间体  
相关专题: 医药
相关阅读:
●  《自然—微生物学》科学家揭示耐药基因如何污染人类食物链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科学家揭示耐药基因如何污染人类食物链。中国农业大学沈建忠及同事对中国养殖场、屠宰场和超市进行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家禽生产流程中普遍存在能让细菌对重要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的基因。相关成果2月7日凌晨在线发表于《自然—微生物学》。 抗生素耐药性基因检测碳青霉烯和粘菌素是两类用于治疗可能具有致命性的人类细菌感染的“最后防线”抗生素。此前,人们已在人类食物供应链中鉴定出两种能够对......
●  叶黄素酯是什么?它的基本信息、功能和用途介绍
元素百科资讯频道:本文主要介绍叶黄素酯,及其功能。 关键词:叶黄素酯,作用 叶黄素酯的概述 叶黄素酯是一种重要的类胡萝卜素脂肪酸酯,在常温下,高纯度的叶黄素酯(含量60%-95%)呈金黄色酯橙红色粉末,它易溶于氯仿、二氯甲烷、二氯化碳、等氯代烃,可溶于正已烷、丙酮、乙酸乙酯、乙醇等溶剂,其稳定性强于叶黄素,只有在高温、强酸、铁离子和氧等因素下对叶黄素酯破坏较大。 叶黄素酯的功能......
●  丁香酚是什么?丁香酚的药理作用
化学词典为您介绍:丁香酚是什么?及丁香酚的药理作用。丁香酚,分子式为C10H12O2,微黄色至黄色液体,有强烈的丁香香气,不溶于水。丁香酚是我国规定允许使用的食用香料,主要用于配制薄荷、坚果、辛香型食品香精和烟用香精。 丁香酚是什么? 天然的丁香酚主要用富含丁香油的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的干燥花蕾经蒸馏所得的挥发油。再经过萃取(定含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溶解分离其中的酚与非酚油,再经石油醚萃取,......

您确定要从购物车中移除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