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百科资讯频道:本文主要讲的是关于全球糖尿病市场的胰岛素类药物使用情况介绍。根据GBI research的数据,全球2型糖尿病用药市场将以每年10.2%的速度增长,预计至2019年,市场总额将达到388亿美元。未来,新型胰岛素类药物、GLP-1激动剂、DPP-4抑制剂和SGLT-2抑制剂将成为市场主流。2013年全球最畅销的糖尿病用药包括来得时、捷诺维、诺和锐、优泌乐、诺和力、诺和平和Janumet,均属于以上类别。
糖尿病市场相当可观
根据2013年IDF(国际糖尿病联盟)最新版“全球糖尿病地图”统计报告,目前全球20~79岁人群糖尿病患病率为8.3%。而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主委宁光教授联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同年发布的中国糖尿病患病率调查报告则显示,中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已经达到11.6%。中国糖尿病患病率已经远远超过全球平均水平。
30年来,中国权威的糖尿病患病率数据为:1980年1%,1994年2.5%,2001年5.5%,到2007年,杨文英教授的报告显示中国糖尿病患病率已激增至9.7%,当人们惊呼中国糖尿病预防教育已经迫在眉睫时,新的数据再次被刷新。30年超过10倍的增长,尽管一定程度上缘于检测水平的提高,但更多还是生活方式的变化。
在目前的医疗水平还无法从根本上治愈糖尿病的情况下,糖尿病患者的日益增多将逐步扩大糖尿病治疗领域的市场规模。
新型胰岛素类似物增长迅猛
在医药市场总体增速明显放缓的大背景下,医院终端增长乏力,但糖尿病用药市场依然保持较高增速。从样本医院数据来看,2014年上半年样本医院糖尿病用药市场同比增长10.8%。较高的增长速度也并非人人欢喜,增长的份额基本被新型胰岛素类似物、DPP-4类和GLP-1类占据,部分类别不增反降。这一数据反映出中国糖尿病治疗用药选择正在改变和升级,预计这一趋势未来3~5年将更为显著。
传统观点认为,胰岛素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而言属于非首选治疗手段,不少糖尿病患者对胰岛素存在不同程度的误读。比如,很多人认为一旦“沾染”胰岛素,就无法“戒断”,将胰岛素等同于激素。同时,胰岛素给药不便也是非常大的问题,传统胰岛素普遍需要每日多次注射,给患者造成了不小的痛苦。此外,皮下注射也并非所有患者都能掌控,尤其大量患者是生活不便的老年人群。新的治疗理念中,胰岛素使用的地位日益提高,而注射笔的使用及更具优势的新型胰岛素类似物开发上市更是增加了胰岛素使用的机会。
根据样本医院2014年上半年的数据,胰岛素类药物已经占据糖尿病用药市场36%份额,增长速度高于口服药物。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胰岛素类药物的增长呈结构式增长特点,传统的胰岛素类药物包括普通胰岛素和单组份胰岛素销量都出现了萎缩,但新型胰岛素却保持了高速增长。2014年上半年,新型胰岛素增速达到15.89%,高于同期糖尿病用药市场增速。
超短效胰岛素两强相争
临床使用的新型胰岛素按照作用时间分为超短效胰岛素、中效胰岛素和长效胰岛素,其中超短效和长效胰岛素是目前研发和市场热点。超短效胰岛素主要包括门冬胰岛素、赖脯胰岛素和谷赖胰岛素,其特点是吸收速度快,起效迅速,作用持续时间短。所以它主要是用来替代餐时胰岛素的,能够更加有效地控制餐后血糖,“超短效”也意味着作用时间短,更少影响患者。
超短效胰岛素国内市场主要呈现出诺和诺德的“诺和锐”和礼来的“优泌乐”两强相争的局面,两个产品样本医院销售额分别为1.89亿元和0.67亿元。赛诺菲的谷赖胰岛素“艾倍得”上市时间较短,目前销量较少,而甘李药业的仿制赖脯胰岛素同样销售平平。
糖尿病用药增速高但未成为主流用药
尽管新型糖尿病用药增速远远高于传统药物,但市场规模还非常小,同类产品缺乏特质差异,尤其是DPP-4抑制剂扎堆上市,未来竞争将非常激烈。同时,此类药物的定价普遍太高,在短期内该类药物尚不可能进入医保的情况下,过高的价格将很大程度影响患者的用药选择。
以上就是关于全球糖尿病市场的胰岛素类药物使用情况的全部内容介绍,想要了解更多关于糖尿病的相关内容,请查看糖尿病专题页面。
你可能感兴趣的栏目:化学试剂网 ,化学元素表,化学元素周期表口决,化学元素周期表读音,化学元素周期律,化工词典,中国化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