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资讯
当前位置:元素商城  >  化工资讯网  >   生物医药资讯   >  扑热息痛药物药理以及毒副作用介绍
扑热息痛药物药理以及毒副作用介绍
2014-11-25 14:11:44来源:元素商城

元素百科资讯频道:本文是介绍扑热息痛药物药理以及毒副作用的文章。扑热息痛药物药理介绍:药效学本品为乙酰苯胺类解热镇痛药。通过抑制环氧化酶,选择性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前列腺素的合成,导致外周血管扩张、出汗而达到解热的作用,其解热作用强度与阿司匹林相似;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等的合成和释放,提高痛阈而起到镇痛作用,属于外周性镇痛药,作用较阿司匹林弱,仅对轻、中度疼痛有效。本品无明显抗炎作用。

药动学口服后自胃肠道吸收迅速、完全( 在高碳水化合物饮食后服药可能降低吸收),吸收后在体液中分布均匀,约有 25%与血浆蛋白结合。小量时(血药浓度<60μg/ml)与蛋白结合不明显, 大量或中毒量则结合率较高, 可达43%。该品90~95%在肝脏代谢,主要与葡糖醛酸、硫酸及半胱氨酸结合。中间代谢产物对肝脏有毒性作用。半衰期β一般为1~4小时(平均2小时), 肾功能不全时不变,但在某些肝脏疾患者可能延长, 老年人和新生儿可有所延长, 小儿则有所缩短。口服后0.5~2小时血药浓度可达峰值, 剂量在650mg 以下时血药浓度为5~20μg/ml, 作用持续时间为3~4小时。 哺乳期间妇女服用该品650mg,1~2小时报乳汁中浓度为10~15μg/ml; 半衰期β为1.35~3.5小时。该品主要以与葡糖醛酸结合的形式从肾脏排泄,24 小时内约有3%以原形随尿排出。

扑热息痛毒副作用

白加黑、帕尔克、泰诺感冒片、感冒灵、去痛片等均含扑热息痛,剂量约120—500毫克不等。但临床的广泛应用,出现了一些毒副反应,须引起大家的警惕。

1、肝脏的毒副反应:长期服用或过量服用均可引起肝细胞坏死。扑热息痛引起肝细胞坏死是其直接对肝细胞的作用,可能是过量服用扑热息痛致使体内生成一种毒性代谢产物,当积存达到一定量时,造成肝脏谷胱甘肽耗竭,使肝脏解毒能力大大下降,毒性代谢产物破坏肝细胞,产生细胞变性和坏死。由于过量扑热息痛所致急性肝小叶中心性坏死,进展迅速者可发生暴发性肝功能衰竭并引起死亡。

2、肾脏的毒副反应:过量扑热息痛所生成的毒性代谢产物同样可损害肾脏,造成肾细胞坏死,特别是合用水杨酸钠或咖啡因时,更易损伤肾脏。

3、血液系统的毒副反应:长期过量扑热息痛,所生成的毒性代谢产物可直接作用于骨髓造血系统,构成破坏,还可能诱发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或白血病。

4、神经系统的毒副反应:如果小儿过量服用扑热息痛,还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中毒症状,主要出现大脑损害、神经功能减退、陷入昏迷等。

你可能感兴趣的栏目:化学试剂网 ,化学元素表化学元素周期表口决化学元素周期表读音化学元素周期律三大核电项目将启动

您可能感兴趣的中国化工网栏目: 化学试剂化学元素化学元素周期表CAS查询
元素商城微信公众号
「一个有逼格的公众号」
相关标签: 医药中间体  
相关阅读:
●  帕比司他的基本信息与药理知识介绍
元素百科资讯频道:本文是关于帕比司他的文章。帕比司他,英文名为Panobinostat,CAS号为40950-80-7,是一种小分子的组蛋白去乙酰酶,用于治疗多发性骨髓瘤药物,能阻断癌症与癌症发生有关的相关病理通路,是由诺华公司研制获得。诺华公司于2014年春提交Panobinostat相关资料,鉴于其良好的药效,FDA表示会采用快速审批通道将panobinostat的审批周期由通常的12个月......
●  氯乙烷的药理作用和药用价值
化学词典为您介绍:氯乙烷的药理作用和药用价值。氯乙烷主要用作四乙基铅、乙基纤维素及乙基咔唑染料等的原料。也用作烟雾剂、冷冻剂、局部麻醉剂、杀虫剂、乙基化剂、烯烃聚合溶剂、汽油抗震剂等。还用作聚丙烯的催化剂,磷、硫、油脂、树脂、蜡等的溶剂。农药、染料、医药及其中间体的合成。 氯乙烷的药理作用 氯乙氯乙烷具有冷冻麻醉作用,从而使局部产生快速镇痛效果;三七有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的作用;延胡索有......
●  生物医药业需要可持续性发展
元素百科资讯频道:本文主要介绍生物医药业需要可持续性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可持续发展是指该产业具有持续获得规模性效益的能力并对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具有持续良好带动效应,在相对时间内,区域经济由产业可持续发展获得提升和创新,实现区域经济良性循环。 可持续发展这种新的发展观和战略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是人类的视角从关注环境问题到关注环境与发展相协调问题的重大转变。 全球生物药品销售额以年均约......

您确定要从购物车中移除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