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资讯
当前位置:元素商城  >  化工资讯网  >   现代农业 资讯   >  正确认识尿素生产工艺及制备方法
正确认识尿素生产工艺及制备方法
2014-11-10 14:19:01来源:元素商城

元素百科资讯频道   本文主要是介绍尿素的生产工艺及尿素制备方法的文章。 尿素,又称碳酰胺(carbamide),是一种无色或白色针状或棒状结晶体。工业或农业品为白色略带微红色固体颗粒,无臭无味。是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之一。溶于水、醇,难溶于乙醚、氯仿,呈弱碱性。碳酸的二酰胺,分子式为H2NCONH2,化学式:CO(NH2)2。哺乳动物和某些鱼类体内蛋白质代谢分解的主要含氮终产物。也是目前含氮量最高的氮肥。作为一种中性肥料,尿素适用于各种土壤和植物。

它易保存,使用方便,对土壤的破坏作用小,是目前使用量较大的一种化学氮肥。可与酸作用生成盐。有水解作用。在高温下可进行缩合反应,生成缩二脲、缩三脲和三聚氰酸。加热至 160℃分解,产生氨气同时变为异氰酸。因为在人尿中含有这种物质,所以取名尿素。尿素含氮(N)46%,是固体氮肥中含氮量最高的。

尿素吸湿性强。粒状尿素为粒径1~2毫米的半透明粒子,外观光洁,吸湿性有明显改善。20℃时临界吸湿点为相对湿度80%,但30℃时,临界吸湿点降至72.5%,故尿素要避免在盛夏潮湿气候下敞开存放。在尿素生产中加入石蜡等疏水物质,其吸湿性大大下降。

尿素在酸、碱、酶作用下(酸、碱需加热)能水解生成氨和二氧化碳。对热不稳定,加热至150~160℃将脱氨成缩二脲。若迅速加热将脱氨而三聚成六元环化合物三聚氰酸。(机理:先脱氨生成异氰酸(HN=C=O),再三聚。)与乙酰氯或乙酸酐作用可生成乙酰脲与二乙酰脲。在乙醇钠作用下与丙二酸二乙酯反应生成丙二酰脲(又称巴比妥酸,因其有一定酸性)。在氨水等碱性催化剂作用下能与甲醛反应,缩聚成脲醛树脂。与水合肼作用生成氨基脲。

尿素的制备方法

(1)一般用二氧化碳和氨在高温、高压下合成氨基甲酸铵,经分解、吸收转化后,结晶,分离、干燥得到尿素。

(2)是将经过净化的氨与二氧化碳按摩尔比2.8~4.5混合进入合成塔,塔内压力为13.8~24.6 MPa,温度为180~200℃,反应物料停留时间为25~40min,得到含过剩氨和氨基甲酸铵的尿素溶液,经减压降温,将分离出氨和氨基甲酸铵后的脲液蒸发到99.5%以上,然后在造粒塔造粒得到尿素成品。

(3)尿素中哺乳动物体内蛋白质代谢的最终产物。1922年,在德国实现了用氨和二氧化碳合成尿素的工业化生产。氨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氨基甲酸胺,再脱水生成尿素。

(4)在工业上,则是用液氨和二氧化碳为原料,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直接合成尿素,化学反应如下:

2NH3+CO2→NH2COONH4→CO(NH2)2+H2O

 

以上内容就是关于尿素的生产工艺及尿素的制备方法的介绍。

你可能感兴趣的栏目:化学试剂网 ,化学元素表化学元素周期表口决      化学元素周期表读音  ,  化学元素周期律

您可能感兴趣的中国化工网栏目: 化学试剂化学元素化学元素周期表CAS查询
元素商城微信公众号
「一个有逼格的公众号」
相关标签: 生态农业  
相关专题: 农业
相关阅读:
●   《植物细胞》山东农大揭示激素调控植物干细胞的机理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山东农大揭示激素调控植物干细胞的机理。植物也有干细胞,而且和动物干细胞一样,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分化成多种功能细胞,是高等生物生长发育的细胞来源。近日,山东农业大学教授张宪省带领的研究团队就在植物干细胞领域研究取得重大突破,揭示了激素调控植物干细胞活动的分子机理。6月2日,国际植物学领域顶级学术期刊《植物细胞》以《B类细胞分裂素响应因子通过对WUSCHEL基因的双重调控作用决定干细胞的......
●  微生物肥料将成为土壤生态修复的重要发展方向
元素百科资讯频道:近期,环境保护部和国土资源部联合发布了2005-2013年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结果显示,在实际调查面积630万平方公里中,全国土壤环境状况总体不容乐观,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重,全国土壤总超标率16.1%,土壤污染已成为我国许多地方的“公害”。 在土壤污染严重的形势下,相关土肥专家建议,可以通过农艺手段如增加土壤有机质、施用土壤调理剂、采用......
●  欧盟有望批准5个低毒农药活性成分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欧盟有望批准5个低毒农药活性成分。农药的使用是农业生产必不可少的,但过量使用农药会导致自然环境的急剧恶化,因此提高农药药效是一条有效途径,近日欧盟成员国建议欧盟批准5个低毒农药活性成,2个抗病毒剂是低风险活性成分,3个天然衍生物是基本物质成分。 农药活性成分申请其中,低风险抗病毒剂花叶病毒菌株登记有效期15年,由荷兰公司Valto于2013年申请,用于番茄。另外3个基本物......

您确定要从购物车中移除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