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兰氏染色法是细菌学中广泛使用的一种鉴别染色法,属于复染法,最早由丹麦医生汉斯·克里斯蒂安·革兰于1884年发明,虽至今已有100多年,但是各细菌实验经常使用而不可缺少的细菌检验技术之一。
革兰氏染色法可以将所有的细菌区分为革兰氏阳性菌(G+)和革兰氏阴性菌(G-)两大类。其检验原理是通过结晶紫初染和碘液媒染后,在细胞壁内形成了不溶于水的结晶紫与碘的复合物,革兰阳性菌由于细胞壁厚,肽聚糖网层次多且交联致密、不含类脂,故与乙醇脱色处理时网孔缩小,因此能把结晶紫与碘复合物牢牢留在壁内,使其仍呈紫色;而革兰氏阴性菌因其细胞壁薄、肽聚糖层较薄且交联度差、外膜层类脂含量高,乙醇处理时以类脂为主的外膜迅速溶解,薄而松散的肽聚糖网不能阻挡结晶紫与碘复合物的溶出,因此通过乙醇脱色后仍呈无色,再经沙黄等红色染料复染,使其革兰阴性菌呈红色。
未经染色之细菌,由于其与周围环境折光率差别甚小,故在显微镜下极难观察。染色后细菌与环境形成鲜明对比,可以清楚地观察到细菌的形态、排列及某些结构特征,而用以分类鉴定。
革兰氏染色一般包括初染、媒染、脱色、复染等四个步骤,具体操作流程有涂片、晾干、标本固定、滴加结晶紫染色、水洗、加碘液媒染、酒精(乙醇)脱色、蕃红液复染、镜检等。
该细菌检验技术操作过程会用到结晶紫、碘液、乙醇、蕃红液等试剂,以及移液管显微镜等仪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