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新疫情形势牵动人心,病毒来源成为人们最关心的问题。切割进口三文鱼案板检测出病毒也引发了一系列的后续:各地海鲜市场、商超包括线上商城纷纷下架三文鱼;三文鱼是否含有新冠病毒、人们能否继续放心食用刺身等引发广泛热议。
对此,权威专家表示目前并没有直接证据显示三文鱼是新冠病毒源头。
中国疾控中心首席专家吴尊友表示三文鱼案板查出病毒阳性不能说明太多问题,病毒有可能来自于污染,比如其它物品的污染,包括工作人员或感染的人在案板前讲话、交易时飞沫的喷出,都有可能造成案板污染,因此不能说三文鱼就是传播源头,这方面没有直接证据。同时,香港大学病毒学教授金冬雁表示,三文鱼作为海鲜不太可能是一种传染源,因为鱼类作为低等生物,鱼类病毒传染给人的情况几乎没有发生过。而且现在没有证据表明病毒能够在鱼身上复制。
那么,我们能否放心食用刺身呢?小元认为近期不要生食海鲜为好。
一方面,专家表态,三文鱼可能不是病毒的载体,但是海鲜的冷链运输确实给病毒的传播带来可能,三文鱼等海鲜极有可能被污染,成为病毒的传播媒介。在感染路径没有排查清楚之前,尽量不要生食三文鱼。
另一方面,最近的研究表明,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种名为异尖线虫(Anisakis)或者鲱鱼蠕虫海洋鱼类寄生虫的数量增加了283倍,现在几乎每个海鱼体内都有寄生虫。食用刺身或者生鱼片寿司时可能不小心吃到这种寄生虫,或者吃到含有这种寄生虫的鱼,对身体健康产生影响。
综上,小元认为,暂时尽量不要吃刺身,不过也不能因噎废食,海鲜富含蛋白、维生素及矿物质,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可以改变食用方式,将三文鱼等海鲜经高温烹饪,做熟了之后再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