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这种“甜蜜的负担”除了带来身体的不适,还给患者带来了严重的“心理负担”,尤其是在注射胰岛素和血糖监测上。每一次的“扎针”都让人既痛苦又不舒服。定期监测血糖水平对于控制糖尿病进展非常重要,近年来,针对“侵入式”血糖监测的痛点,微创、无创技术相继被研发出来。近日,美国的贝鲁特美国大学的研究人员设计了一种高灵敏度、无创连续血糖监测的可穿戴式多传感器系统,有利于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这种传感器系统由两个基于电磁(EM)的传感器组成:一个多频段缝隙天线和一个多频段拒绝滤波器。多频段缝隙天线是在加载人手模型时设计的,可以减少空气-皮肤边界处的反射,并向人体传输更多能量,从而可以更可靠地分析血糖变化。滤波器则起到重要的协调功能。
设计的天线被集成为可穿戴手套的一部分,该手套通过感应手的脉管系统来监控BGL,该滤波器作为袖标的一部分。感应组件在多个位置的这种不同结合可以在跟踪监测血糖水平中实现更高的准确性和更快的响应速度。
传感器系统在血清、动物组织和糖尿病动物模型上以及在临床环境中得到了验证。人体试验期间的无创测量结果表明,系统的物理参数与血糖水平之间具有高度相关性(> 0.9),且没有任何时间滞后。这种高灵敏度得益于其独特的血管解剖学启发的可调电磁拓扑。
一系列实验数据表明,这种新型的可穿戴多传感器系统能够高灵敏地无线感知低血糖到高血糖的变化,可以准确的进行连续的血糖监测,提供了独特的无创解决方案,对糖尿病患者来说,无疑是一大福音。
参考文献:Jessica Hanna, et al. Noninvasive, wearable, and tunable electromagnetic multisensing system for 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 mimicking vasculature anatomy. Science Advances, 2020.DOI:10.1126/sciadv.aba5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