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发表于《自然—免疫学》上的一篇研究成果报道,来自美国辛辛那提儿童医院医学中心Daniel T. Starczynowski研究团队揭示了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 MDS)的发病机制,对于MDS的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一组异质性髓系克隆性疾病,其特点是髓系细胞分化及发育异常,血细胞减少,髓系细胞一系或多系病态造血,无效造血及高风险向白血病转化。
此前研究表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MDS)中存在慢性炎症,并且MDS造血干细胞和祖细胞(HSPC)中Toll样受体(TLR)信号的细胞内在失调,这些机制是MDS HSPC在炎症环境中的竞争优势的原因,但MDS HSPCs在炎症环境中比正常HSPCs具有竞争优势的机制仍然不明确。
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慢性炎症是MDS HSPCs和疾病进展竞争优势的决定性因素。与正常 HSPC 相比,MDS HSPC的细胞内源性应答涉及通过非规范性NF-κB途径的信号传导,从而保护了这些细胞免于慢性炎症。为应对炎症,MDS HSPC 从规范性 NF-βB 信号转换为非经典的NF-κB信号,这一过程依赖于 TLR-TRAF6 介导的 A20 激活。而TLR-TRAF6诱导的HSPC的竞争优势可以通过删除A20或抑制非规范性NF-κB途径来恢复。
这些发现揭示了MDS HSPCs克隆优势的机制基础,并表明干扰非规范性NF-κB信号传导可以阻止MDS进展。
参考文献:Tomoya Muto, Callum S. Walker, Kwangmin Choi, Kathleen Hueneman, Molly A. Smith, Zartash Gul, Guillermo Garcia-Manero, Averil Ma, Yi Zheng, Daniel T. Starczynowski. Adaptive response to inflammation contributes to sustained myelopoiesis and confers a competitive advantage in myelodysplastic syndrome HSCs[J].Nature immunology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0-020-0663-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