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想哭,哭花了护目镜没法做事。”战疫一线护士面对采访时的一句朴实又简单的话语,感动了无数额网友,同时也引发了一场“如何防止护目镜起雾”的广泛讨论。
护目镜作为医护人员预防新冠病毒感染的有效护具,在遇热或佩戴时间过长的情况下,会出现起雾的情况,一旦起雾,将严重影响医护人员的工作进度。但是网络上一些“涂洗手液”、“碘伏内涂法”等应对小妙招,不仅会对眼睛造成刺激,产生肌肤不适。而且作用有限,指标不治本。
近日,据媒体报道,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的科学家们成功研发出了具有医用防护面罩、护目镜等防雾功能的纳米涂层,为解决护目镜起雾问题提供了科学有效的方法。这种新型防雾涂层利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特殊的分子结构,一端为亲水基团、一端为亲油基团,亲水基团吸附空气中的水分子并使其表面张力降低,从而减小水滴在玻璃表面的接触角,使水分子在还没有形成细小水珠之前,就会扩散于玻璃表面,形成超薄的透明纳米膜,防止光线散射,从而起到防雾的作用。
据了解,这种新型纳米涂层在日常环境下的防雾效果可持续10天,而经相深圳关抗疫一线医院测试,在穿着防护服的情况下,喷涂涂层后的护目镜可连续使用5小时以上不起雾。这无疑为奋斗在一线的医护“战士们”提供了可靠的盔甲和有力的防备武器。
参考资料: 汪仕林,深晚独家|如何解决护目镜起雾 深圳科研人员有招,深圳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