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重庆男子疑似抑郁症跳楼自杀,砸中路人双双身亡”的新闻再次引起人们对抑郁症的关注。抑郁症是导致伤残和自杀的主要原因,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罹患抑郁症人数超过3.5亿人,根据我国有关专家推算,我国抑郁症的患病率约为6.1%,中国的抑郁症患者已达9000多万,每年至少20万人因抑郁症而自杀[1]。
抑郁症如此可怕就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吗?这也是全球医疗工作者及科研人员都在思考的问题。目前针对抑郁症的治疗主要以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为主,然而常见的抑郁症治疗药物通常要服用四周以上才会发挥效果,而抗抑郁药物可能会带来失眠、厌食、思维迟缓等不良影响,进而导致许多患者因无法忍受漫长的治疗周期到选择放弃自己的生命。所以改进抑郁症治疗方法以缩短抑郁症治疗周期对于抑郁症患者及亲人具有重要意义。
近日,南昌大学开发出一种光照治疗抑郁症的技术,设计了基于非金属层状半导体黑磷 (BP) 纳米片的药物释放系统:BP-Flu-NIR,该系统对抑郁症具有快速有效且毒性较低的效果,具有很大的临床应用前景。其相关研究成果国际知名学术期刊Advanced Materials(影响因子25.809)中发表。
据了解,此研究由南昌大学化学学院2018级硕士研究生金丽果,在南昌大学王小磊教授、张文华助理研究员以及胡萍助理研究员的共同指导下开展。他们先合成了黑磷纳米片和黑磷纳米片负载氟西汀的药物体系,然后使用Cy5-PEG标记的BP纳米片 (Cy5-PEG-BP)来检测大脑中的荧光,证实BP纳米片的光热效应具有提升Flu通过血脑屏障 (BBB) 的能力。接着通过小鼠治疗测试,证明与传统的氟西汀药物治疗至少4周时间起效相比,808 nm激光照射的BP-Flu可以明显缩短近1倍的治疗时间。最后,通过测量细胞生化和生理变化,发现用BP-Flu-NIR治疗两周后,能够诱导抗抑郁样细胞变化,如增加海马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BDNF) 表达,降低杏仁核中投射神经元的兴奋性突触传递和内在兴奋性等,而这些是单独使用氟西汀等药物治疗2周内所没有的。
这是抑郁症治疗领域的一个突破,也是南昌大学在光健康材料领域的技术突破,希望该技术能够早日实现临床应用,给抑郁症患者带来更多曙光。
参考文献:
[1]张柳青,徐晓丹,抑郁症:“心灵感冒”可治愈[N]南方日报
[2]Liguo Jin, Ping Hu, Yinyin Wang, Luojia Wu, Kang Qin, Haoxin Cheng, Shuhua Wang, Bingxing Pan, Hongbo Xin, Wenhua Zhang,* Xiaolei Wang*,Fast-Acting Black-Phosphorus-Assisted Depression Therapy with Low Toxicity[J]Adv. Mater., 2019, DOI: 10.1002/adma.201906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