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和医疗水平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疾病得以治愈。光动力疗法的广泛应用,更使癌症、肿瘤等多种恶性病得到有效控制。
肿瘤光动力疗法与传统的放化疗等肿瘤治疗法相比,具有空间选择性高、不易产生耐药性、系统毒副作用低等特点。它主要是利用靶向肿瘤的光敏剂,在激光照射下,生成大量活性氧自由基,以摧毁肿瘤组织。所以,光敏剂性能对肿瘤光动力治疗效果起关键作用。
如果说,光动力疗法是对付肿瘤的有效武器,那么光敏剂就是决定武器杀伤力的核心装备。据了解,近日,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降雨强研究组与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沙印林课题组合作,设计合成了一种新型纳米发光材料——二氢硫辛酸为配体的金纳米簇。这是一种性能优异的光动力治疗的光敏剂,具有优异的双光子性质,可采用近红外激光激发,有效增加照射深度,不仅突破了临床在用的艾拉光敏剂组织穿透深度小,难以用于实体瘤和深部肿瘤治疗的局限,而且避免了患者治疗后需避光数周的不便。值得一提的是,除以上优点外,研究团队经动物肿瘤模型实验发现,在800纳米飞秒激光照射下,该类金纳米簇可高效杀伤肿瘤,并且无系统毒副作用。
综上,基于金纳米簇的双光子动力疗法,不仅大大提高了威力,而且在肿瘤治疗尤其是脑胶质瘤、实体瘤治疗方面具有很好的临床转化前景,是肿瘤光动力治疗的重大突破!
中国科学家最新完成这一相关研究成果,已申请发明专利2项,近日获国际纳米科技顶尖期刊《美国化学学会纳米》(《ACS Nano》)在线发表。
相关内容来源:科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