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资讯
当前位置:元素商城  >  化工资讯网  >   化工热点资讯   >  《自然—结构和分子生物学》科学家开辟埃博拉疫苗研发新途径
《自然—结构和分子生物学》科学家开辟埃博拉疫苗研发新途径
2019-03-26 09:12:05来源:元素商城

研究人员报道了来自一名埃博拉病毒人类幸存者抗体的详细信息。该研究揭示了埃博拉病毒中的一个新的脆弱位点,或可用于药物和疫苗研发。相关论文近日在线发表于《自然—结构和分子生物学》。

 辟埃博拉疫苗.jpg

埃博拉病毒的爆发

埃博拉病毒最早于19769月在扎伊尔(今天的刚果民主共和国)被发现,为了避免最初发病的扬布库村被污名化,科学家们用附近的埃博拉河为其命名。那一次,病毒感染了600人,最终夺走了300多条人命。后来每隔一段时间埃博拉病毒就在非洲暴发一次,病毒洞穿人体血管,病人先内出血,继而七孔流血不止致死,状甚恐怖。尽管如此,38年后的今天,人类对这种病毒依然所知甚少,没有人知道埃博拉病毒在每次大暴发后潜伏在何处 ,也没有人知道每一次埃博拉疫情大规模暴发时,第一个受害者是从哪里感染到这种病毒的,甚至连它的动物宿主是谁也不知道。反而是后起的艾滋病、禽流感和SARS等疫症,都出现了各式各样的治疗药物。

 

埃博拉病毒会引起严重的出血热,死亡率高达90%。可在人群中暴发的有3种不同的埃博拉病毒:埃博拉病毒、邦地布优病毒和苏丹病毒。大多数已知的抗体只能预防一种埃博拉病毒。目前已经鉴定出了少数可以阻断多种埃博拉病毒的广谱中和抗体。然而,这些抗体大部分都是靶向病毒外层的一个区域——病毒糖蛋白,而后者并不总是暴露在外。也有一部分抗体靶向病毒糖蛋白基部的暴露区域。

 

埃博拉疫苗研发

美国纽约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医学院的Erica SaphireKartik Chandran及其同事使用了一种靶向病毒糖蛋白基部的抗体ADI-15946ADI-15946是从西非2013~2016年埃博拉疫情的人类幸存者体内分离出来的,之前已被证明可以中和埃博拉病毒和邦地布优病毒,但不能中和苏丹病毒 。

 

之后,研究人员生成了与埃博拉病毒的病毒糖蛋白结合的抗体的晶体结构,表明ADI-15946靶向病毒基部区域的一个口袋结构,这构成了一个新的脆弱位点。研究人员可以根据这些信息设计抗体,并增强其中和苏丹病毒的能力。

 

研究人员表示,未来还需要开展进一步的研究探索这个新的脆弱位点用于疫苗研发的潜力,并确定工程合成抗体是否可以用作针对所有埃博拉病毒的有效治疗的一部分。


您可能感兴趣的中国化工网栏目: 化学试剂化学元素化学元素周期表CAS查询
元素商城微信公众号
「一个有逼格的公众号」
相关标签: 细胞寨卡病毒  
相关专题: 埃博拉病毒
相关阅读:
●  美疾病中心建议寨卡热女患者至少避孕8周
元素百科为您介绍: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3月25日发布一份有关寨卡病毒与怀孕时机的指南,建议患有寨卡热的女性在首次出现症状后至少8周内不要尝试怀孕。 寨卡热防控指南这份指南指出,越来越多的证据支持寨卡病毒与新生儿小头症以及流产、死胎等问题存在关联。现有的数据表明,寨卡热症状通常持续1周左右,最长为11天,而寨卡病毒在精子中的最长存活时间为2个月左右。为确保安全怀孕,应把这些时间乘以3或者......
●  黄热病毒诊断原则以及检查流程
化学词典告诉你黄热病毒诊断原则、分类以及检查流程,黄热病毒属虫媒病毒B组,为RNA病毒、呈球形、约20~60纳米。该病毒在—70下保存10年仍有活力,在室温下容易灭活,0下经48小时失去活性。 黄热病毒诊断原则重症病例的诊断一般无困难,流行病学资料及一些特殊临床症状有重要参考价值。轻症和隐性感染不易确诊,常需依赖血清免疫学试验包括单克隆抗体、ELISA等技术始能得出结论,也可采用PCR检......
●  纷纷扰扰的干细胞造假事件
本月学界也不仅仅有糟心的事,如日本理化研究所宣布,通过将皮肤等处的体细胞在弱酸性溶液中浸泡30分钟左右的方法,成功地研制出了新型万能细胞,这种万能细胞可以生成人体的各种组织。这一研究技术与iPS细胞等技术不同,前者仅仅通过改变外部环境,给予细胞刺激,就能使细胞发生变化。 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后引起了干细胞研究领域的轰动,甚至这一发现被认为能获得诺贝尔奖。然而时隔几个月,调查却表明文章的主要作者......

您确定要从购物车中移除吗???